宝宝早读怎么读?

不早读?早读怎么读?对于儿童早期阅读,一直有两种声音。

有家长认为:“这么早让孩子学习有什么意义?看图认字能提高孩子智力?读书不应该是孩子在幼儿期就应该做的事情。”

他们认为,在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中,首先是身体的成长,然后才是智力的发展。现代城市的孩子基本上失去了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如果他们过早的学习,很容易破坏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自然敏锐的感知。

另一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孩子可以早读书,提前认识很多单词,有利于小学阶段的学习。”

丁丁的妈妈喜欢读书,尤其痴迷古诗词。当丁丁刚满月时,她的母亲每天拿起一首古诗,拥抱着他,读着“我的床脚如此明亮的微光,难道已经有霜了吗?”...一句接一句。

对于丁丁的妈妈来说,她当时并没有想着早读,而是因为喜欢。但我没想到,在她坚持给丁丁读古诗后,小家伙似乎对古诗产生了兴趣。每次听到妈妈大声朗读,他都会眼睛一亮,认真地听。

小家伙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只要妈妈一念出声,他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念”出来。虽然说得还不清楚,但这也是事实。丁丁的妈妈受到儿子的启发,和他一起读古诗的时候,也增加了理解。慢慢的,丁丁说话流利了,可以背好几首诗了。

丁丁不仅对古诗词感兴趣,对其他书籍也感兴趣。他经常指着书让父母给他读。更重要的是,小家伙很活泼。如果家里有客人,他会高兴地站在大家面前,一说丁丁就给我们念一首诗。到了幼儿园,老师教的东西他都能很快记住。

丁丁的案例说明,早期阅读对孩子还是很有好处的。但如何引导孩子早读,应该是很多早教家长关心的问题。有些人一听到“早读”这个词,首先会联想到“识字”,认为早读就等于识字。读书是否等同于识字,和是否早读一样有争议。很多人甚至混淆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婴儿通常阅读的书籍主要是图片。如果孩子想知道一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告诉他或她。如果他们不问,就让他们自己看图。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一种学习,他们在学习阅读策略。我们的成人阅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验。

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态度。相比之下,素养就没那么重要了。识字只是读书的副产品。一般爱读书的孩子都会主动要求识字。如果他们想知道这个单词,他们的父母可以告诉他们,但他们不必强迫他们记住这个单词。如果他们不记得,他们将受到惩罚。换句话说,不要强迫孩子阅读,也不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会违背早期阅读的目的。

然而,一些家长仍然把孩子认识多少单词作为评价孩子智力的标准,甚至以孩子的识字能力为荣。幼儿是否聪明,不应该体现在识字多少,能背多少古诗词,而应该体现在身体、表情、情感等各方面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而当他们和父母出去的时候,看到他们认识的单词,然后兴奋地读出来,也是一种阅读。甚至当他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给他们读故事和文章,这是一种阅读...

关于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早读,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可以说没有固定的概念。只要你愿意,任何场合都可以给孩子早读。

早读的内容非常广泛,凡是和单词有关的都可以算作早读的范围。识字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应该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孩子早读认识多少单词的度,让孩子在愉悦中早读,识字多少并不重要。

既然早期阅读不等同于早期识字,那么儿童早期阅读应该读什么呢?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来选择。一般来说,婴幼儿倾向于阅读色彩鲜艳、插图丰富的书籍。他们通常要求故事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语言简单、生动、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比如补锅侠,快乐识字,读拼音等。这些书可能很简单,但却能反映很多做人的道理。好书可以启迪孩子,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这正是孩子在早期阅读中期望达到的效果。

那么早期阅读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早期阅读的本质是宝宝通过图片来理解带有一些颜色和图像的文字和家长的声音的过程。简单来说,对于婴幼儿来说,任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都可以称为阅读。比如刚满月的孩子,无论是在玩一本书,还是看着书上的图片撕拉打字,都可以看作是一种阅读。而他们看到大人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就假装拿起报纸认真地“看”,不管拿的报纸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也算是一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