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会对别人有所反应。1岁以内,宝宝的社交能力基本局限于和父母在一起,因为他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他应该掌握的技能上,比如抓拿东西,走路等等。

到2岁时,宝宝会开始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像学习其他技能一样,婴儿在发展社交技能时需要不断尝试和犯错。一开始,宝宝可能不想和别人分享他的玩具,但随着他学会关心别人,他会成为更好的玩伴。到我3岁的时候,我已经很会交朋友了!

如果到宝宝1岁的时候,无论你怎么努力,Ta还是不愿意和父母以外的人接触,甚至不愿意和你一起玩,你就该带宝宝去找医生咨询了。

婴儿(1 ~ 3岁)可能对其他孩子不友好,尤其是玩玩具的时候。甚至可能变成小恶魔。当婴儿有牙齿时,他可能会咬其他孩子,以测试他能用牙齿做什么。

如果宝宝有一点攻击性太强,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只会咬、打、推别人。关于这个,爸爸妈妈可能需要咨询儿科医生。这种行为往往来自恐惧或不安全感。虽然所有的孩子都会有不友好的时候,但总是这么咄咄逼人是不正常的。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陪伴和耐心。每个宝宝都是上帝赐予的最单纯的天使,需要爸爸妈妈用爱浇灌,用心呵护。

宝宝社会化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和孩子说话,讲故事。良好的语言技能是社交工具。

与人交往时,一定要说话,所以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为宝宝的社交加分。但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说话更早,更清晰;有的宝宝说话晚,不清楚。孩子之间有些差异是正常的。妈妈可以多和孩子说话,或者多给孩子讲故事。之后可以和孩子进行简单的讨论,比如问孩子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孩子说话更有趣。但是妈妈不能偷懒,最好不要用故事机或者早教机讲故事。

第二,引导孩子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没有人喜欢和总是发脾气的朋友一起玩。

我们小区有个孩子特别凶。她会打任何靠近她的人,情绪非常暴躁。经常看到她大喊大叫,哭着打父母。她在社区里以“坏脾气”出名。很多家长会告诉孩子离她远点,甚至会急着告诉孩子:“那个孩子脾气不好,不好惹,让你的孩子离远点。”

90%的宝宝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很正常,和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但是,发脾气、脾气暴躁会成为宝宝社交生活中的绊脚石,需要妈妈引导宝宝改掉。最温和最能让孩子接受的方式就是绘本引导,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理解情绪,学习一些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很多情感绘本都很不错。

第三,性格不要太真实,内向/外向的宝宝一样讨人喜欢。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我性格内向,在社交活动中经常吃亏。我不想我的孩子以后跟着我,所以我得让ta外向”...

有些家长会有“内向的孩子不擅长交朋友,而外向的孩子更受欢迎”的误区。似乎爱叫人、爱说话、爱笑的开朗宝宝更有魅力,但安静、内向、相对乖巧的内向宝宝也会获得很多伙伴和长辈的青睐。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各有利弊,没必要和宝宝的性格较劲。ta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如果你发现了ta性格中的可爱之处,就发扬光大,不要强求改变。

四三岁以后,让ta在幼儿园体验真正的“社会”。

心理学家发现,未成年的猴子经常在笼子里嬉戏追逐,于是他把一些小猴子分隔到其他笼子里,不让它们玩耍。结果这些失去了玩游戏机会的猴子,长大后就变成了痴呆。人类也是如此。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小群体。孩子只有和同伴一起玩,才能完全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相互吸引,相互模仿,有竞争和对立的交流,才能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和交际能力。所以一定要把适龄儿童(3岁左右)送到幼儿园,进入ta的第一个“社交群”,体验真正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