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育儿要点对宝宝智力发育有帮助。
点1多和孩子说话。
早期语言教育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从宝宝出生开始,你就应该多和他说话,这对孩子的情绪、智力、大脑功能的发展都有好处。
首先,让宝宝听不同的音调和声调,对耳膜是一种良性刺激,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另外,爸爸妈妈和孩子说话时的表情、眼神、动作也是对宝宝的视觉刺激,可以帮助宝宝慢慢学会了解情况,让孩子明白大人的爱,有安全感。
当你和你的宝宝说话时,眼睛要盯着他。有很多要谈的。告诉宝宝你在做什么,看到了什么。比如,你可以把宝宝身边的东西的名字一个一个教他:“宝宝,你看,这是一朵花,一朵红色的花”;也可以亲吻宝宝,告诉他“爸爸妈妈好爱你”。
让孩子从小生活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会培养出一个语言丰富的孩子。
要点二:抱着孩子出门。
当孩子长到6个月到1岁时,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外面。带孩子出去的目的是让他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培养他观察世间万物的兴趣,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的注意力。
抱着孩子出门的时候,教孩子观察身边的事情,和他聊这个话题。例如,你可以对你的孩子说,“看,宝贝,这是一栋高楼,那是一辆汽车”...如果你描述的东西可以拿在手里,你最好拿起来给孩子摸摸。例如,你可以拿起一片叶子,告诉你的孩子,“看,宝贝,这就是叶子,它又轻又薄”...
在你的训练下,孩子9个月左右的时候,他会提问,让你告诉他看到了什么。你可能想知道一个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前怎么会问问题。其实宝宝是在用眼神,用“嗯嗯”的声音,用手指在问你问题!
当孩子长到1或者2岁的时候,你可以每天带他去散步。同样,在散步的时候,你也要不断地和孩子说话,告诉他们你在大自然中看到的东西。
第三点:讲故事
孩子半岁后,家长可以给他讲故事。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就懒得做。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对耳朵听到的东西有很强的理解能力。通过听故事,孩子会变得善解人意,可以借助语言进行想象;而且在父母的情感叙述中,孩子的情绪也有起伏,会让孩子的内心有丰富的情感;而且因为孩子从小就培养了认真听别人讲课的能力,所以入学后很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
给孩子讲故事时最好有教具。你可以一边告诉他们,一边给他们看。比如讲小白兔的故事,可以把小白兔的玩具拿在手里,一边比划一边讲:“小白兔在吃草”“小白兔去找妈妈了”...
第四点:给孩子看绘本。
从宝宝4、5个月大开始,在他面前打开绘本,然后简单地把书中的图画告诉他,并指着书上的内容给孩子看。只需要一段时间。
1岁以下的孩子最喜欢关于小动物的绘本,小鸭子、兔子、乌龟都是他们的好玩伴。2、3岁的孩子可以边看图边读文字。家长给宝宝买书要注意。你选的书要很大,因为这些书上的字是给孩子看的。
第五点:让孩子接触名画
让孩子接触名画,对孩子的视觉是一个很好的刺激。房间里最好挂一些画、书法、动物画。不用太担心房间的墙壁被填满。关键是要让孩子经常看到。
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没有自己的兴趣,他可以听你的“指挥”,所以这个时候给他一个好的画面是很重要的。最好是挂色彩鲜艳的世界名画。如果你不擅长这个,你也可以挂山水画和动物的图片。有一些图片是要避免的,比如关于宗教、生理解剖之类的图片。
第六点:让孩子多听名曲。
给孩子听音乐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听缓慢优美的世界名曲如钢琴曲、小提琴曲或中国古典音乐,不要听喧闹有节奏的流行音乐。
要点7不要说可怕的话。
不要对孩子说一些很可怕的话来故意吓唬他,比如“鬼来了”、“不听就狼来了”,这样会在孩子心里留下很深的伤疤。有的孩子胆小,晚上经常做噩梦,和平时的“惊吓”有关。
第八点不要随意使用禁忌语。
不要随意对孩子使用禁止或负面的语言。父母经常整天用“不要…”和“不要…”的语言和孩子说话。这样的结果只会扼杀孩子天真无邪的天性,剥夺孩子求知的热情。
当孩子想用剪刀时,父母应该教他并照看他。如果孩子想出去玩,就带他出去。对于危险的事情,有必要让孩子去体验,不要只是教他们去躲避。
第九点:不要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孩子。
“这孩子好调皮”,“他好不听话,好调皮”...不要在孩子面前说那件事。早期教育的原则之一是“积极暗示原则”。父母的话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暗示,违背了“0岁教育”的原则。孩子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你说什么他都会无条件同意。当你说他调皮、懒惰、胆小的时候,孩子真的会这样看待自己。不要再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给他一些正面的鼓励,否则孩子真的会变成那样。
点10表扬时表扬孩子的行为。
用“这孩子真乖”之类的话来夸孩子是不行的。经常听这样表扬的孩子会变得自大。表扬不应该给孩子本人,而应该给孩子的行为。这种赞美再多也不为过。比如对孩子说“你画的真好”“今天你帮了隔壁老奶奶,做对了”。让他知道为什么被表扬,他会在这方面更加努力。
点11不要显示婴儿电视。
澳大利亚比较行为学家指出,新生婴儿来自外界的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经常看电视的宝宝在2、3岁时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倾向:语言对话功能发展缓慢;好动,往往不能安静;独立性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不要经常给宝宝看电视,即使是3岁以上的孩子,也要控制他看电视的时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点12反复教
重复,重复,再重复,这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培养孩子的能力,就是反复教同样的东西。
任何东西,只要重复,宝宝都能记住。婴儿对事物没有难度,所以在教孩子的时候,要经常重复,不要怕麻烦。
点13记忆训练
2~3岁的孩子是记忆的天才,这个时候通过记忆训练最容易培养出极其聪明的孩子。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种训练不继续下去,即使是已经记住的东西也会逐渐消失。
14点完整练习
可以让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多爬行,有利于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和大脑的发育。孩子会走路后,每天让他多走路,让他自己走路,甚至给他跑步训练。其他运动能力训练也是如此。早点开始锻炼,孩子优秀的运动能力就固定了。
点15做语言笔记。
为了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可以做“语言笔记”。
准备一个笔记本,按顺序在每页的右上角写上拼音字母,然后让孩子把以这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和短语写在这一页上。教他一有机会就把找到的单词写在笔记本上,有兴趣就翻出来。如果孩子已经认识一些单词,你也可以教他名词、动词、形容词分类的方法,这样你就培养了一个语言丰富的孩子。
点16记录你读过的书。
记录孩子们读过的书。
孩子在某年(或某段时间)读了哪些书,多少卷,多少页?做了这样的记录后,孩子为了超越自己的记录,会越来越热衷于阅读。作为对孩子成长过程的了解,这也是非常珍贵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