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内卷化很热,都说竞争太大。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我们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不是那些早教机构让你的孩子上早教班,而是其他家长愿意送孩子上早教班。而有的培训机构甚至打出“你来,我来培训你的孩子,你不来,我来培训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的口号。
让孩子努力学习的不是选拔考试,而是其他愿意学习的人,逼着你努力。我们知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大家都会努力,即使你有天赋,你的优势也是有限的。
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一路和朋友玩弹珠和飞纸。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放学后不是补习班就是各种兴趣班?
有人说,是啊,现在竞争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能脱颖而出。
其实并不是单纯竞争的人多了,而是我们努力的门槛越来越高了。据统计,自2006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以来,今年高考人数从950万增加到1.071.000,录取率也从57%增加到近年来的74%左右。
我记得之前很多同学都是他们村的第一届大学生。现在高考扩招的背后,大学生稀疏而普遍,但也隐藏着学术贬值的风险。高考人数变化不大,但压力增加了。以前600分肯定能考上好大学,现在不敢填志愿了。可能我也不知道601分的有多少。我会被排挤吗?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只能尽量考高分。所以以前别人学习八个小时,你学习九个小时就很努力了。现在大家学习10小时,你要学习11小时才能努力,你不累才怪!
“内卷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另一种试错,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社会转型的中间形态。但其根本特征是停滞。中国发展停滞了吗?显然不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作为其中之一,挑战与机遇并存。
现在中国致力于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为年轻人的发展准备舞台。中国一直在“复兴”。注意,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一,现在我们在回来的路上。
所以,只要思想不停滞,就要与时俱进,敢于挑战。更重要的是努力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树立信心,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