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乐评?

好的乐评无非是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立场鲜明,二是文笔准确。所谓立场鲜明,就是你写的东西要明确的告诉读者你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这张碟和这首歌怎么样:好还是不好,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其实说白了,乐评就是议论文,小学老师教的。写议论文有三个阶段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所谓的乐评,大多往往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是罗列歌曲,带着读者游园,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拜托,不是乐评,是反思,是流水账。自始至终假装客观的模棱两可的话,同样令人讨厌。要知道,任何观点和态度都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更何况音乐中的听觉体验是绝对隐私的。我之前说过,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家,首先要主观认同即将与之发生性关系的事物,主观不认同(喜欢就是积极认同,不喜欢就是消极认同),这是没有意义的,更谈不上客观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艺术面前不存在客观性,问题只是能不能自圆其说。(详见《超越王菲,把消息告诉何韵诗——评卢巧音进化论》一文。)当然,如果不表达任何态度或观点,大概是绝对客观的,但这样的乐评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文字准确。这是写乐评最难的。音乐毕竟不像电影。有真实的影像可以捕捉。即使事先没有看过作品,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场景还原相关情节。音乐不行。没有之前的接触很难想象。这个时候就要看作家的写作功力了。个人很讨厌Prog×× ×××,Ambient×××,Multi×××,Rock的作品,或者翻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老乐队来做对比(以袁大师为首的香港人就爱干这个)。这不是写乐评,这是装b,除了圈内人,大部分读者不可能有那么多积累。如果刻意想告诉更广泛的听众这个音乐是什么样的,就要通过描写、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用文字把形式描述清楚,让听众恍然大悟。这比东拉西扯地罗列专业术语要有效得多。就算要用一些老乐队做对比,也应该是大家都熟悉的,不需要去努力记忆的那种。最好加上一些修辞,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其实含沙射影的精妙话语,往往比直截了当、看似专业的速写更有助于读者理解评论对象。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音乐描述需要的只是某种感觉和情感,而不是它的具体特征。比如严俊写的破瓜。他写道,“最好的一天总是秋天。大学校园的傍晚,我和一个小说里的女孩走在小路上,延续了一瞬间注定的青春梦想,用落叶、水坑、篱笆的阴影和一段无中生有的痛苦回忆,忍受了最后的爱情...而我是你的爱人,你的虚无。”(摘自《铁石》)这几行短短的文字看似与破瓜无关,但当作为破瓜文章的开头时,人们很容易捕捉到破瓜的特点。(本文不是乐评,我还是借刀杀人吧。)再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评价猫女魔力说,“三年没放电影的猫女魔力更沉稳大方,它带来的新作《大帝》让人听不到停顿后的急躁,就像一只吃饱了的猫,在阳光下悠闲地伸展着四肢,偶尔还会向靠近它的人扔一个。(参见Hit轻音乐,2006年3月,《午后的猫,静夜的电——评猫女魔力的巨著》,及《灰烬散落》作品。)一个借代比搬出n个莫名其妙的专业术语强多了!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写乐评基本没有问题。但要想写出好的乐评,还得多下功夫。尤其是听觉经验的积累。任何一张唱片都是坐标上的一点,横坐标代表歌手,纵坐标代表乐坛。只知道歌手不了解歌坛(比如粉丝)或者歌手不了解歌坛(比如一些自以为是的专业人士),是不可能找到唱片的正确定位的。评论英文唱片一定要听经典。听一百张所谓的独立唱片不如听一张鲍勃·迪伦或尼尔·杨的经典唱片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