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成长、成熟和学习哪个更重要?

现在,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在他们上幼儿园之前,会给他们上各种特长班,兴趣班。孩子上了幼儿园后,补习班就没消停过。甚至有些家长夸大其词,孩子开始牙牙学语,于是着手学习英语、算术等等。

为什么父母这么着急?一个原因是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真的很大。只有从小培养孩子,才能走在同龄人的前面。另一个原因是,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越早开始越好。早期教育应该从小开始,促进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

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叫“鼓励孩子成长”。父母渴望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孩子的成长、成熟和学习哪个更重要?很多家长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认为学习应该尽早开始,越早越有优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一个实验。他找了一对一岁以下的同卵双胞胎做实验,为了证明哪个因素对孩子的心理生长发育影响更大,成熟因素还是学习因素。

塞格尔在实验中使用了训练孩子爬梯子的方法,这是专门为实验设计的。看到梯子后,这对双胞胎兄弟有兴趣尝试爬上去,但都失败了。后来,当他的弟弟48周大时,Seigel开始训练爬梯子。

我哥每天花10分钟训练怎么爬,怎么把手放在梯子上,怎么抬腿。一开始哥哥动作笨拙,经常忘记自己的下一步动作,把手放在梯子上然后就不动了。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我弟弟终于掌握了窍门,可以自己爬梯子了。

从哥哥接受训练的第六周开始,哥哥也接受训练,每天10分钟。小弟继续巩固之前的训练成果。差别很快就出来了。53周开始训练的弟弟,进步明显比弟弟快。只经过两周的训练,弟弟就可以像弟弟一样灵活的爬梯子了,而此时弟弟已经训练了五周,还有两周的巩固练习。

两兄弟训练时间不同,但爬梯子水平差不多。后来,赛格尔继续对这对双胞胎进行打桩、数字记忆、单词等训练。他发现,虽然先接受训练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超过了未接受训练的孩子,但一旦未接受训练的孩子在达到一定年龄后接受同样的训练,未接受训练的孩子就会赶上或超过先接受训练的孩子。

因此,格塞尔认为个体成熟的生物结构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孩子成熟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这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能力学习一些东西。如果早学,虽然可以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让他们掌握技能,但是会出现学习困难,进步缓慢,学习效果不稳定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学习动力和兴趣的下降。

格塞尔基于自己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自己的育儿观:成熟在孩子的成长中更为重要,孩子在早期教育中要尊重客观规律,耐心等待自己的“成熟”。

格塞尔所说的“成熟”是指孩子有能力学习某种东西的时期。比如2-3岁的“语言敏感期”,是孩子学习说话的成熟期。1岁,孩子可以像父母一样牙牙学语,甚至会叫父母。有些家长从这段时间开始系统地教孩子说话,其实不然。

经过反复训练,1左右的孩子甚至可以掌握一些简单的句子。但如果孩子从“语言敏感期”开始系统地学习说话,效果会更好。1岁的孩子掌握同一句话可能需要几天,而两岁的孩子只需要一天。

所以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以客观规律为依据。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1)不要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力。

美国教育家约翰·布鲁厄斯(John Brouers)在“早期教育与大脑发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认为0-3岁是婴儿智力发展最关键时期的观点过于片面。过度开发3岁以下婴儿的智力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过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对他们的成长是一件坏事。本质上,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力,无异于强迫他们去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就像在孩子手部肌肉不成熟的情况下,强迫孩子使用筷子一样。长此以往,孩子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恐惧,这对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②懂得掌握孩子的“敏感期”。

相对于其他时期,孩子更容易学习某些知识和行为,心理的某一方面发展最为迅速。这个时期被称为“敏感期”,是由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提出的。如“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等等。

家长要懂得掌握孩子的“敏感期”,根据敏感期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可以事半功倍。比如“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对语言学习非常敏感。这时候教孩子学说话,往往能很快掌握,熟练运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爱因斯坦说: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如果父母想帮助他们的孩子更好地成长,他们应该注意对他们思维的训练。否则,再多的知识教育,也只是知识,并不能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总之,家长要从小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