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一种嘴尖的甜水果。

菠萝的起源:

菠萝被南美居民发展成水果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当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在1493年带领一群人乘船到达美洲时,他立刻被菠萝的所有颜色和味道所吸引。

菠萝名称的由来:

因为菠萝很像松果,所以它在西班牙语中有一个名字“皮娜”,后来演变成了英语中的“菠萝”。它的中文名有两个来源:一是菠萝的顶芽像凤凰的尾巴,所以叫菠萝(闽南和台湾省);第二,外形有些像菠萝蜜,所以借用了菠萝蜜的名字,变成了菠萝。

相信很多人喜欢吃菠萝,但是又怕菠萝扎嘴。菠萝为什么要扎他们的嘴?

看完《科学世界》,我明白有两点:

菠萝不同于其他水果。它不是简单的果实,而是一簇簇小花。菠萝的可食用部分包括没有种子的花,以及支撑这些花的花序轴(菠萝中心的圆形硬核)。吃菠萝的时候需要“挖眼”,也就是需要把洞内残留的雄蕊结构去掉(见上图)。如果去除不彻底,会有“扎口”或“刺喉”的感觉。

其次,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到,菠萝的“刺口”可能与果肉中草酸钙的针状结晶有关。盐水浸泡会将草酸钙的针状结晶溶解在水中,加热处理也可以去除草酸钙的针状结晶,吃起来就不那么“咬”了。

怎样才能吃到口感好的菠萝?

首先看原产国。中国优质菠萝产地——台湾省台南、广东阳江和云南西双版纳,海南中南部的菠萝也不错。

二是看输出时间。菠萝虽然一年四季都有果实,但只有在同季多雨炎热,阳光明媚的时候才好吃。所以每年5-7月是吃菠萝的最佳时间。

第三是吃新鲜。水果更甜的规律不适用于菠萝。菠萝采摘的甜度是菠萝的最高甜度。完全成熟的菠萝不耐贮运,所以投放市场的菠萝一般在成熟前采摘。

所以,想吃到真正好吃的菠萝,就要选个好日子去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