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从古诗词中找到这首诗的名句?

第一,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诗意的眼睛”或“刻字的眼睛”。比如李清照的《如梦》“昨夜雨骤风骤,酣睡不用残酒。问快门人,海棠依旧。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肥瘦瘦的。”整个词“诗眼”就是“青、肥、红、瘦”,很有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它的生动性和恰当性。比如用“肥”字写叶子,不仅表示越来越多,还可以联想到润泽明亮的造型,非常准确简洁;这也反映在情感笔记中。比如用“瘦”字来写花,不仅小巧,而且能感受到怜惜之情,用整个字来表达感伤的情绪。再比如贾岛的《李宁居幽》,“居幽邻少,草径入空寂园。/小鸟在池边树上停留,和尚敲门。/过桥分色,搬石移云根。/我会暂时回到这里,在平静期我会不辜负我的话。”题目中的“游”字是“眼”,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全诗每一副对联都与“隐居”二字紧密相连,第一副对联写的是居所的“隐居”:住在一隅,无人,草径幽静,空寂的花园稀疏。骈文、颈联描写环境的“静”:骈文衬声,池边树上鸟鸣,皎洁的月光下老僧轻轻敲门,无不表现出环境的静谧;项链写作从黑夜到白天,还是从环境的角度出发,但视野要开阔得多,跨过小桥,绕过巨石,一路上,处处宁静,充满野趣,诗人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对联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的向往。可见,读诗的关键在于把握“诗眼”和“题眼”。第二,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最根本的还是要学会识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写论文,最好是把全篇、作者及其社会状态都考虑进去,这样比较有定论。”比如李清照的《梦》,就要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情深,但“久不结婚,远行,易安舒不忍离”(刘一生的宋词),我们就抓住一问一答来分析,就不难理解这个词的感伤情怀,既爱花又惜春。所以评价古诗词,学会识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题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探索规范句的妙用。古诗经常引用典故,并将其转化为诗句,与丰富的内涵相联系。欣赏古诗词,必须了解典故和诗词的来源和意义,探索典故和诗词在古诗词中的妙用。比如姜夔的《扬州慢》里的“过了春风十里,麦绿了”。也就是说,用了杜牧的诗《春风扬州路十里》。它在这里的运用,让扬州城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伤害了往日的记忆。探索规范语句的妙用,是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基础。第四,体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古诗词中,出于形象和抒情的需要,往往采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有比喻、唤醒、拟人、夸张、对偶、重复和衬托。如果把握好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感情。如何的《唱柳》,“碧玉扮作一树,万缕青丝挂毯垂。不知是谁剪开了薄叶,二月的春风如剪刀。”作者摒弃了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赞美事物、抒发抱负的思维,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独特浪漫色彩的小说形象。第一句用“碧玉”(指乐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少女)作比喻,使诗在开头就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第二句,写杨柳嫩枝低垂,犹如少女身上的绿丝带,用丝带描绘柳条,突出了温柔飘飘的特点,生动地刻画了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气勃勃的美感。一问一答最后两句,用巧妙的比喻再次赞美春柳。一个“瘦”,一个“切”,细致地描绘着新柳纤细、柔软、清新、可爱的叶片,透露着作者的惊喜与赞叹。“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把春风比作碧玉巧手里的剪刀,化虚为实,想象力奇特。何把柳树比作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表现了他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因此,欣赏古诗词,必须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意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词的深刻内涵。第五,了解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画面的和谐统一。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是欣赏的最高境界,它能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情感,净化心灵,从而积极自觉地创造和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理解意境要注意比较、创新、联想。比如陆游的《卜祖望》和范成大的《霜降小角梅》,都是以虚写为主,以梅为喻,抒发人的感情,但意境不同。从环境上看,陆词选择了风雨飘摇的黄昏,突出了环境的苦涩,奠定了梅花的“孤独”形象;模词为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衬托出梅花孤独的意象。从作者的情感寄托来看,陆词在写出梅花的孤独意象后,以“孤独”和“一如既往”两层含义,深化了梅花不邀宠、谄媚、独自承受风雨、独自承受狐悲的主观精神。“无心争春,人皆妒。”作者根据梅花居花之首的特点,孕育了梅花的精神境界。她不追求春天开放,是为了不与花争妍,不与花争艳,不与花争艳,不与花争艳,不与花争艳,给梅花一种不求荣的高贵情操。《一如既往》进一步歌颂了梅花高尚坚强的品格,始终保持节操。“散尽”“化成泥”“碾成尘”一步步承担起梅花的悲剧命运,跌出“唯香依旧”的珍贵。作者用咏梅来表达他的抱负,花卉产品的个性是一体的。典范词中的梅花不具备陆词中梅花的多层次性。诗人用“胜不骄,败不馁”来表达梅花的魅力:美到极致,悲也极致。梅花的形象与一个人倚在画地板上的形象相映成趣,渲染出忧郁。梅花的形象既悲伤又动人。一旦对比,两个词的意境就充满了深度。古诗词鉴赏是一项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的伙伴,读者往往更像诗人而不是诗人。”(易卜生)因此,真正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古诗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如:王之涣的《苍鹭居》,山遮白日,海泄金河。但是你只要爬上一层楼梯,就能开阔三百英里的视野。“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成功描写上,当然远远谈不上欣赏。有些读者可以进一步看出,这首诗并不局限于对壮丽景色的描写,而是注入了诗人昂扬的激情。然而,这仍然不是这首诗的“诗性无知”和意义。鉴赏能力强的读者,可以透过瑰丽的画面和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理解这首诗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只有爬得高才能看得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无止境。由此可见,没有对作品的透彻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欣赏。”有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道出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其次,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要努力做到“三多”:一是多读。刘勰说得好:“看一千剑再认器,练一千曲再发声。”一个不怎么读古诗的人是不会欣赏它们的。鉴赏古诗词需要的知识面很广,比如语言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这些都只有通过泛读才能获得。古人还说,“好诗百读不厌”,“熟读唐诗三百首,就算背不出来也能背出来”,都强调了多读书的重要性。当然,培养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仅仅笼统地说“多读书”是不够的,因为“鉴赏能力不是靠看中等作品而是靠看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出来的”(歌德谈话)。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任何一本好书都一定会激起读者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的* * *本性。“可见,多读好的作品,通过情感干预,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对提高欣赏能力大有裨益。第二,多看。要引导学生多读名家鉴赏的文章,或者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鉴赏文章。可以说名家欣赏的文章都是比较典型的,很多东西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要引导学生用分析和扬弃的眼光去看,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会有很大帮助。第三,要多练习。清代唐彪曾说:“读书不加评论,是指偶尔能窥其精微,日后不知所措,故评论不可为也。“所以每次读古诗词,坚持写眉、夹、总评,对训练学生思维,提高鉴赏能力大有裨益。另外还要注意:了解古诗词的特色有很多特色,了解这些特色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例如,在语法中,倒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王维《山居秋夜》中的“竹声唤女归,荷叶收渔舟前”是“浣女归,竹声响,渔舟落”的倒装句。其目的是前一句使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使人瞻前顾后,后见其事。初果之后,含蓄与外显的结合非常生动漂亮。在格律方面,现代诗要求对联和颈联之间的对仗(对偶)。以王维的《山居秋夜》为例,它的对联是“松树林里的月光,小溪里的水晶石”,形容词是形容词,名词是名词,动词是动词,偏离的结构是正确的,方位结构与方位结构相反,主谓结构与主谓结构相反。上下词性一样,结构也一样,很工整。了解古诗词的抒情方法。大多数古诗都是抒情诗。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古诗的抒情方式主要是间接抒情,即以“借景抒情”、“托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部描写了赤壁古战场的如画风光,第二部人们被景色所吸引,想起了在此建功立业的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周瑜想起了自己的贬谪,从而表达了诗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无限感慨。所以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谁(包括作者谁是抒情主人公)?它在哪里?什么时候?你写的“物”和“景”是什么?你表达了什么“抱负”和“情意”?2.怎么写——用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和“景”?3.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这些“事”和“景”,对表达这种“情”和“志”有什么作用?学会写鉴赏文章,就是用文字来表达我们对古诗词的欣赏。这种题既是考阅读,也是考写作,所以很受命题者欢迎。写一篇鉴赏文章,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哪里入手。这要看试题的方向。如果试题有明确的要求,就按其要求写。比如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要求结合明代诗人杜尧的诗《赤壁》中“野鸥满烟野草”这句话的全诗,写一篇赏析文。命题人提醒考生根据“情与景”的关系进行欣赏,并据此切入。如果试题中对切入点没有明确的要求,那么考生就要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有把握的角度。一般来说,考生可以考虑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一方面可以结合具体作品选择一个切入的“点”。如思想内容上的“悲”“喜”,表达技巧上的“显”“隐”,语言风格上的“阴柔”“阳刚”,等等。角度要小,不能大。最好抓住作品的一个突出点,深入挖掘,这样才能说的详细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