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郊游》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郊游》1一、活动目标
1.感受A乐的快乐和B乐的美好,体验一起玩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和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音乐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会用不同的乐器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编钟、圆舞曲板、双环鼓等乐器演奏歌曲。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的表现力。
5.熟悉音乐的旋律,并配合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二、活动准备
1.孩子们已经会唱《郊游》这首歌了。
2.乐器,如铃鼓、编钟、圆舞板和双响鼓。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意境。
(1)这首歌有几段?哪些段落是相同的?第一首和第三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首曲子怎么样?
2.创建操作。
(1)在引导孩子观察操作卡片画面并讲故事后,鼓励孩子探究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自己很乐意去郊游。
(2)鼓励孩子探索如何表现第二首乐曲中的美景。
(3)教师将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一首歌曲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让孩子思考用什么乐器来演奏音乐中美好的部分。
b段抒情,可以延伸。适合用什么乐器?
(2)让孩子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你愉快地去郊游的哪个部分?
适用于提示儿童A段脚步的双环鼓
(3)让幼儿观看老师指挥对当前乐器的模仿,观看指挥摆弄乐器。
(4)让孩子和朋友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教学反思:
我在音乐欣赏方面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听什么样的音乐,都要给孩子留下想象和发展的空间。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引导孩子主动去听,去欣赏。对于如何理解一首音乐作品,如何表达一首歌曲,要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受,更多的表达方式。只有这样,孩子的个性才能通过音乐教育得到张扬和发展。
幼儿园大班2号音乐教案“郊游”活动目标:
1.在学歌的基础上,你可以感知到两个AB曲的区别,唱一首欢快的曲子和一首优美的B曲。
2.你可以用自然悦耳的声音唱歌。
3.热爱音乐和自然。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等。
2、体验准备:交谈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活动有向往。活动流程:
首先,刺激
兴趣,游戏导入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
第二,学会唱歌,体验情绪
1,老师演唱或播放歌曲录音。
2、唱歌:“郊游”
(1)老师和孩子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孩子说唱歌词。
(2)播放磁带《郊游》,引导孩子听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会唱歌。老师带孩子用不同的动作唱歌,让孩子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种不同的“情绪”。
(4)教师和幼儿根据歌词有节奏地表演歌曲。
每个人都唱得很好。让我们想想春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春风在你身上感觉如何?在这么美好的季节,我们去郊游,你是什么心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歌?聚焦儿童注意力:白云飘飘,春风柔美...唱法要求声音柔和甜美。
4.老师用钢琴反复教唱,引导孩子找到歌曲的同一个部分。
5.在音乐伴奏下唱歌。
第三,创作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刚才我们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一刻你想做什么?(游戏)
2、听音乐即兴创作:划船、钻山洞、拍手、过桥等。,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3.分组唱歌并表演郊游。在旋律的同一部分做同样的动作。
四/结尾部分。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但是时间不早了。我们坐火车回家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郊游”的活动目标3
1,学习歌曲《郊游》,可以用跳跃连贯的声音表达歌曲。
2.尝试作曲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旋律特点,在团体面前大胆一些。
3.促进儿童创新思维和动作的协调发展。
4.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重点:学习歌曲《郊游》,可以用跳跃和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歌曲。
难度:尝试创造歌曲内容的突发旋律特征,然后大胆的在小组面前表现出来。
要准备的活动
1,经验准备:孩子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材料准备:阅读材料《郊游》,音乐,一幅郊游的图画,一幅白云、太阳、水的图画。
活动过程
1.老师用歌曲《郊游》的前八个英雄来组织孩子练习声音。
2.老师唱歌引导孩子熟悉和理解歌曲。
老师完整的唱《郊游》这首歌,用老师的提问引导孩子去享受。
问题:歌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他们在郊游时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
老师重点引导孩子熟悉歌词,适当引导孩子朗读几遍。
3.孩子学唱歌,感受和探索歌曲的结构。
问题:现在,请听老师再唱一遍这首歌。注意歌曲中是否有雷同之处。
通过交流,引导孩子对比歌曲中前两段的演唱风格。
4、创设游戏场景,老师作为导游,带领孩子完整的学习唱歌。
问题:你在歌曲前后重复的部分做了什么?你能和你的搭档再做一次吗?
老师鼓励孩子创造白云漂浮的不同动作,同时引导孩子总结。
老师给孩子们一段长长的音乐旋律,引导他们选择自己的角色。
教学反思
老师以游戏情境的形式带领孩子学习唱歌,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引导孩子熟悉野餐地点。老师可以用跟着音乐背歌词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记忆歌词,比如歌曲课上孩子认识图集的经历。这个活动还可以用地图集来帮助孩子记忆歌词。比如歌曲前后两句可以根据歌词手拉手画,中间留四个空格,这样孩子的活动更能体现孩子的自主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郊游》4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曲的快乐和b曲的美好,体验一起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和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音乐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会用不同的乐器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编钟、圆舞曲板、双鼓等乐器演奏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孩子们已经会唱《郊游》这首歌了。
2。铃鼓、编钟、圆舞曲板、双鼓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意境。
(1)这首歌有几段?哪些段落是相同的?第一首和第三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首曲子怎么样?
2。创建一个操作。
(1)在引导孩子观察操作卡片画面并讲故事后,鼓励孩子探究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自己很乐意去郊游。
(2)鼓励孩子探索如何表现第二首乐曲中的美景。
(3)教师将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一首歌曲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让孩子思考用什么乐器来演奏音乐中美好的部分。
b段抒情,可以延伸。适合用什么乐器?
(2)让孩子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你愉快地去郊游的哪个部分?
适用于提示儿童A段脚步的双环鼓
(3)让幼儿观看老师指挥对当前乐器的模仿,观看指挥摆弄乐器。
(4)让孩子和朋友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幼儿园音乐教案《郊游》5的设计背景。
孩子受年龄、生活经历等方面的限制,尤其我们都是县城周边的农村孩子,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还处于直观形象阶段,无法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素材,无法快速理解和记忆歌词。以前我总是教孩子跟着我按照节奏读几遍歌词,然后分句教他们唱,但是一节课下来,我还是唱不太好。所以我认为:图谱等视觉符号起到了简化和形象化音乐素材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既能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又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积极快乐地学习,让孩子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我的音乐课也不再单调。我选择《郊游》这首歌,是因为旋律平易近人,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歌曲描写了“白云春风”“青山绿水”“我们都手拉手一起出门”等孩子们一起出门的场景,清新明朗。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和唱一些歌曲的基础上,感受阿坝段不一样的情绪,唱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 X XX X的行走节奏,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展现出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场景中,你可以带着欢快、活泼、兴奋的情绪,动情、自信、完整地演唱歌曲,在郊游中感受轻松愉快。
4.我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歌和演奏中感到快乐。
5.学唱二重唱歌曲。
重点和难点
1,难度:歌曲的第三、四、五乐句。
2.要点:带着感情唱歌。
要准备的活动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集,节奏卡:xx xx。
活动过程
首先,开始部分:
1,进屋的节奏。课前组织孩子玩手指游戏,
2.复习《茉莉花》这首歌;复习节奏:X X XX X x。
二、基础部分:
1,谈吐介绍:小朋友,你和家人一起去郊游过吗?(小朋友随口答)你坐的什么交通工具?
2.老师展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的形式回忆和孩子们一起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孩子们根据图谱说唱歌词。
3.播放磁带《郊游》,引导孩子听两段“不同”的音乐。
4、老师指着地图唱了一遍,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歌词,记忆歌词。
5.学唱歌。
(1)老师分句教唱,结合歌词图带孩子唱1-2遍。
(2)老师用整体的方式教孩子用不同的动作唱歌,让孩子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种不同的“情绪”。
(3)教师演奏歌曲的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带着感情。
唱歌。
(4)分组演唱。女生唱A段,男生唱b段。
(5)播放歌曲录音,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根据歌词表演歌曲。
6、音乐游戏:《踏青》
老师和孩子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听音乐,用开火车等不同的动作做游戏,引导孩子邀请其他老师一起做游戏。
第三,结尾部分:
1,总结。
2、出房节奏,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歌曲《郊游》的前两句和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处理。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孩子认真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活动开始时,我讲解了两种不同的唱法,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于是我马上想到了一个方法:为了让孩子们理解和准确把握,我设计了一个画面:一组兔子的耳朵形状代表“轻盈跳跃”,一组柔和的波浪线代表“美和抒情”,以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孩子们可以很快分辨出哪些句子需要活泼欢快,哪些句子需要优美抒情。这种教学方式比老师单调的讲解记忆有趣多了,印象深刻。
在活动中,我借助更生动的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歌词,并让他们看图唱歌,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老师的示范演唱起到了示范作用,最后让孩子们分组演唱。每次唱完之后,老师引导孩子评价,让孩子知道怎么唱好,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
这次音乐活动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我在活动前没有考虑到活动方式的变化,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要更加透彻;另外,教师在活动中的语言要更加精炼。我也注意到了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了让他们唱的更熟练,我让他们再唱一遍,我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炼,孩子们觉得没什么意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更加自然有趣,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