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焦虑的原因

社会因素加重焦虑。

育儿焦虑与社会“必需品”的短缺和“副产品”的过剩密切相关。

生产,喂养,上幼儿园,上小学...看似正常的育儿链,却由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阻力重重,竞争极大。同时,各种早教市场也让初为人父母的人从怀孕开始就很难选择。

70、80年代出生的父母大多经历了父母的高远志向和激烈的考试竞争。他们不希望孩子再受应试教育的压迫,他们非常强调孩子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这些基本素质包括绘画、音乐、体育等十八般武艺。这是另一种梦。

高学历的父母更容易焦虑。

有博士学位、有房有车的于航(化名)工作很忙,周末也不停歇。周六上午,她会带着4岁的孩子去上雅马哈音乐课,中午在车上午睡一个半小时,下午继续在mygym上体育课和美术课,或者去凡阳画室上绘画课。周日上午在太极传学习一个小时,下午全家去郊区租的农场种地。于航认为,给孩子安排如此繁忙的行程,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自身经济和孩子接受程度的综合判断”。

即使这些培训课程是有针对性的,正如余杭所说,纽约大学教授凯蒂·洛菲在《现代育儿心经》一文中仍然认为,这种高标准的专注、引导和分析是家庭生活过于偏向孩子的表现。

育儿焦虑的来源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和市场专业化的细化,针对孩子能力开发的各种市场产品呈现多样化,这给亲子爱增加了新的内容:培养理想完美的孩子。

研究表明,过度控制的父母大多出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阶层。他们有足够的资源购买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支付各种课外活动。中国一项社会调查的数据显示,热衷于为开发孩子潜能付费的人群中,60%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家庭月收入过万的城市白领,年龄在25-35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