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可以叫他爸爸?

一般情况下,孩子八九个月就可以叫“爸爸”或者“妈妈”,1.5岁左右就可以说短话了。但是有些孩子两三岁才开始学语言,父母很烦。原因是什么?孩子会不会是哑巴?说话晚的孩子智力差吗?

一些老人可能会说包公是如此聪明和愚蠢,据说包公直到5岁才会说话。没有关于老包公能说话的研究,但是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说话晚的孩子有很多原因:

有些和家族遗传有关。老一辈人说话晚,他们的孩子有的也学得晚。虽然一时说不出话,但他们心里知道,自己的智力发育还不错。

有些孩子既害羞又安静。他们往往因为害羞或者害怕等特殊心理而羞于开口说话,所以学说话自然就晚了。

有些孩子忙于父母的工作,照顾他们的大人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他们只是照顾孩子的生活,很少和孩子说话,导致说话晚。

听力障碍。如果孩子有严重的听力障碍,他们很难像普通孩子一样发展语言能力,因为他们听不清楚周围语言世界的所有声音。对于这类孩子,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可能存在的听力缺陷,孩子的智力会因为无法与外界交流而受到严重影响。但如果及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给孩子戴上合适的助听器,那么孩子的语言能力就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发展。

仍有少数孩子脑部受伤。患脑病的人不仅说话晚,智力也差。有些孩子有耳疾,特别是高音聋,医学上叫高音聋。他们开始说晚了,说起话来就像唱歌、背诗一样。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

前三种情况,孩子智力发育还不错,家长不用担心。他们可以创造更多的条件与他交谈,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但是,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毕竟是智力的飞跃,所以提前教好孩子说话。那么这项工作怎么做呢?

孩子从一出生就应该有计划地接受语言教育。对孩子来说,经常听磁带和与他们交谈是非常重要的。婴儿将在2个月内发出咿呀学语的声音,并开始记住他们周围的一切和发生的一切。因为他们会不自觉地记住妈妈平时的举止,这期间妈妈是否和宝宝说话,会直接影响到宝宝早晚的说话,甚至是其智力发育。

一对年轻夫妇在一个小房间里生下了他们的大儿子,所以无论母亲做什么,她都能听到婴儿的声音。母亲经常和婴儿说话。不久,他们搬进了有卧室的房子。因为住房多,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给她单独安排了一个房间。结果弟弟七八个月就能说话了,妹妹1多岁才勉强能说话,沉默寡言。

我们知道,婴儿比成人有更好的语言习得能力。那是因为他们学习语言不是靠理性,而是靠感觉。他们在听大人说话的时候,虽然听不懂语言本身,但是他们有一种感觉,用对方的神态和动作的信息就能理解意思。这种美好的感觉是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的。妈妈对宝宝说话,宝宝也报以微笑;当宝宝牙牙学语时,妈妈用微笑和语言鼓励来奖励他。这种交流会引起他对语言交流的兴趣,进而刺激他尽快开口说话。

另外,和0-3岁的孩子说话,没必要用孩子的语言。如果你身边的大人总是认为婴儿只能听孩子的语言,只能用孩子的语言和他们说话,那么孩子就很难掌握规范的语言。进一步说,婴儿之所以能掌握规范的语言,并不完全是在父母自言自语的过程中,而是经常听父母和周围人说话的结果。如果孩子有很强的接受能力,那么,有多少呢?

所以要在幼儿时期用规范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如果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再去纠正孩子的语言问题,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