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基督徒不支持神学?
在教会中,有些人常常因为对神学的误解而反对信仰和神学。他们认为神学过于强调理性,会削弱人的信心;他们视神学为无聊的理论,似乎与基督教信仰生活无关;有人认为神学不能带给人信仰的真知,只有神秘的灵性体验才能让人真正认识主;也有人认为神学只是教牧工学习的,俗人相信就行了。
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神学?信仰和神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学一些神学?本文将尝试逐一回答这些问题。
二、什么是信仰?
简单来说,信仰就是对某种宗教信仰的接受、信任和遵从。
先来关注一下中国情况下对“信仰”的理解。在汉语中,“信”字由“人”和“字”组成,即字发自内心。所以中国人的信仰观是,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真诚的,同时又是崇尚光明的,要有阳光的包容和博爱精神。
此外,卓新平认为,“信仰”应该有一个崇高的信仰对象,而“敬仰”则表现了人的“仰视和敬仰的感情”。他进一步总结说,“信”表明人们对神圣和超越的终极现实有一种前理性和超理性的把握,“阳”是指对神圣和超越的敬仰和崇拜。据此,敬畏在生活中有相应的行为实践。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信仰特点是注重伦理实践,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诚实美好的关系上;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带着善良和对神圣和崇高精神的崇敬来过这种生活。这种人文主义和世俗的信仰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倾向于追求一种内在的超越。
以中国人的信仰精神,来考察一下基督徒理解、接受、信任、遵循的基督教基本信仰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简单回顾一下神学的历史。
在教会的早期,根据新约,一个想成为基督徒的人通常要承认“耶稣是主”(如罗。10: 9-10)并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如使徒行传2: 38)。洗礼是信仰的宣示,表明你已经死了,与主同住(罗马书。6: 3-10).从此,重生的新生命完全由主掌管。
这一基本信仰也可以通过早期基督教团体的秘密符号“ICHTUS”得到证明:这些希腊字母来自这样的词:耶稣、基督、上帝、儿子、救世主,意思是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爱子和救世主。
从这个角度来看,早期教会信仰的核心信仰是“耶稣基督是主”,表明信徒从此属于唯一的主,也揭示了耶稣基督的一些属性,包括圣子与圣父的关系。
在第四世纪,为了阐明圣父和圣洁之间的关系,教会在325年举行了尼西亚大议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主教反对Arioux的异端观点“儿子是第二的父亲”,他们共同制定了丁的尼西亚信经,肯定了父亲和儿子是相同的荣誉和相同的本质。381年君士坦丁堡大议会之后,关于圣灵的基本信仰被加入到信条中。从那以后,尼西亚信经成为普世教会中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概括之一。
此外,6-7世纪出现了《使徒信经》,类似于今天的版本,在教会生活中也广泛使用。简单地说,信条的意思是“我相信”信条的内容是对信仰的精辟概括,被基督教普遍接受,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宗教改革后,新教出现了各种教派,如路德教、改革宗基督教和圣公会。各个教派在辩论自己的信仰和突出自己的宗教重点时,都建立了一些新教信仰,如著名的海德堡要理问答、威斯敏斯特要理问答、圣公会第三十九条要理问答等。这些自白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信仰自白。虽然它们进一步丰富了信仰的要点,但由于其地方特色,并不像更为普遍的信条那样具有权威性。
一般来说,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是通过圣经、信条和告解来表达的。中国基督教协进会在描述自己的信仰时,主要依据整部《圣经》、《尼西亚信经》和《使徒信经》,教会对基本信仰的接受、承诺和遵从就是信仰。简单来说,基督教信仰是指基督徒相信唯一的、三位一体的上帝是造物主,通过救世主耶稣基督,把堕落者从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使万物恢复与上帝的良好关系(Col. 1: 20)。
接下来,关于信仰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信仰有两个方面:客观性和主观性。
主观上,我们需要知道人们如何通过信仰与上帝建立关系。因信而传的救恩,使堕落的人信靠并委身于基督,与神和好。在这里马丁·路德对信仰给出了最好的解释:他指出信仰不仅仅是知道关于福音的基本历史知识;信仰是一种信任和承诺,就像一个人飘洋过海只知道岸上有船是不够的。他必须有信心和勇气登上渡船到达彼岸。最后,信心就像婚戒一样,把新郎(基督)和新娘(基督教会)结合在一起。
就客观性而言,基督徒应该对与信仰对象——上帝相关的基本信仰有所了解。比如我们信一个神,但是这个神的属性是什么?他与人和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上帝的爱与正义的关系?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信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神学的主要任务。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神学有所了解。
第三,什么是神学?
神学由两个希腊词组成,theos(神)+logos(逻各斯,话语,中文也译为道)。它的基本字面意思是关于上帝的言论。这个简单的定义实际上指向了神学的语言特征,即人需要用语言表达基督教信仰。
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基督是逻各斯(道)。这告诉我们,人们关于上帝的言论是可能的,通过耶稣基督的特殊启示——道的化身。正是通过耶稣基督,那看不见的父神才得以显现(约1: 18),我们才能说出神的话——神学。
此外,希腊语中逻各斯的意思也可以翻译成理性,意思是说我们在谈信仰的时候,语言表达要合理,要经过理性的深思熟虑,这样才能合乎逻辑,不能前后矛盾。如果语言是思想的载体,那么我们的言语就应该是合理的。我们不仅要理解我们的信仰,还要让说不同语言的人能够理解它们。这意味着信念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在向不同民族解释信仰时,首先要用那个民族的语言。语言通常与本民族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有关,因此信仰的表达也需要适应当地的文化特点。
然而,神学家在描述自己的信仰时受到自己的语言、文化、时代和情境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他/她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全面解释信仰并将其应用于任何其他情境。这显示了神学的情境性和时代性特征。
因此,神学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在圣灵的指引下不断发展,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继续解释信仰。
同时,由于神学主要是通过文字(dia logos)来表达信仰,所以理解和解释信仰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对话(dia+logue)。
为了清晰准确地表达我们的信仰,我们需要与上帝的启示,与准备接受我们信仰的特定的人,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进行对话,以确保我们信仰的内容得到有效的传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神学是人们在上帝启示的基础上,以对话的形式,用清晰合理的语言,向不同文化情境中的人解释自己的信仰。
这里我们不妨从中国的情况来理解神学。
中国的一些基督徒往往把神学理解为“学神”。这个有趣的定义可能包括以下含义。
首先,这个概念明确指出是向神学习,是向一个通过耶稣基督显现的有尊严的神学习,耶稣基督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于其他宗教和民间信仰。
其次,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练习、实践、应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
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人在学习的时候,不要盲目的迷失在无休止的理论中,让上帝消失在自己的信仰中。就像人们经常开玩笑说的,学神学到最后也“学不到神”。
另一方面,人们在学习神学时,要以启示神的耶稣基督为榜样,不断实践神的教导和旨意,在生活中模仿基督。这反映了中国学习神学的基督徒的特点——正如谢富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实干的民族,讲究的是实干和信仰。
总的来说,中国的基督徒在学习神学时要注意知行合一。在强调信仰的实践上,中国基督徒的倾向与解放神学的气质非常相似。
用美国黑人解放神学家詹姆斯·科内的话说,神学概念只有转化为具体实践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抽象的、空洞的。
对信仰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通常包括以下神学领域。
圣经神学,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新约和旧约,探索经典如何为神作见证。当然,学好圣经离不开圣经的背景知识和圣经语言的掌握。
历史神学主要关注教会如何在历史的毛巾中传承信仰,并在不同的时代和情境中为其作证。
哲学神学主要是借助哲学范畴和方法来解释和论证信仰的内容。
实用神学应该教导基督徒如何在教会中组织他们的信仰生活,以及如何实践他们的信仰和服务教会以外的人。
最后是系统神学,要求人们用清晰的语言对信仰进行系统、全面、整体的陈述和阐述,同时对基督教信仰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
系统神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神学的任务、来源和方法,讨论三位一体神的创造、人的堕落、耶稣基督的救赎、人的得救、圣灵中的新生命和新生命、教会的使命和神国来临的盼望。
一般来说,当代神学教育一般包括圣经神学、历史神学、哲学神学、实践神学和系统神学。
第四,神学与信仰的关系
对信仰和神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神学和信仰的关系。
总的来说,神学和信仰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上所述,信心来自于对耶稣基督所启示的上帝的信仰和回应。神学是信仰的明确表达。无论在敬拜、讲道、传福音和辩护的时候,信仰都需要被描述、解释和辩护,这就是神学在使用。神学作为对信仰的合理阐述,自然与信仰密切相关。
一些神学家甚至宣称:“哪里有信仰,哪里就有神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专业的研究者是神学家,外行人在传福音和作证时也要思考如何清晰合理地解释自己的信仰。这时,他/她也在进行神学上的思考。所以,神学不是传教士和神学家的专利。每个人都需要学一点神学。
同时,虽然在试图解释清楚信仰时,神学与信仰是一致的,但神学与信仰也有一些区别。神学是信仰的合理表达,涉及对信仰内容的理性反思和检验。接受基本信仰,与上帝建立联系,并不完全等同于信仰中对基本信仰的理性考量。理性的考虑可以导致对信仰的新的理解和表达,但这种新的神学理解并不一定符合教会的传统信仰标准,所以信仰还是不同于神学的。
而且神学思维的人受到自己特定的语言、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的限制,所以对上帝信仰的理解和表达也是有限的。这样,神学就具有了历史的相对性,过去用来表达信仰的一些语言可能已经过时,对当代人不再有意义,基于过去一些信仰的教会实践也可能阻碍今天教会的发展。
比如早期教会的神学观念就不支持女性神职人员的设立。如今,女牧师在教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神学需要在圣灵的指引下,随着时代和形势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不存在“任何终极神学”。信仰所建立的神与人的关系是不变的,但对这种信仰的解释需要不断更新,这也说明了神学与信仰的区别。
神学是一种不断被理性思考的信仰,这就涉及到信仰与理性的平衡关系。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任何声称自己的神学已经充分全面地解释了自己的信仰的人,都是在欺骗自己,在“不可言说”的、超然的上帝面前,表现出理性的骄傲和狂妄。另一方面,如果任何人认为仅凭自己的主观信仰就可以获得关于上帝的知识,而忽略了理性的反善,那么他就很容易进入盲目信仰的极端状态,从而导致一种反智的无知。
所以在神学思想上一定要有谦卑的态度。当人们意识到理性的有限性时,只能谦卑地从信仰出发,在信仰中寻求对上帝的理解。真正的神学寻求的是关于上帝的真知,但这种真知,正如加尔文所说,是与信徒内心的虔诚和教会的崇拜与服务分不开的。
当我们理解了神学与信仰的关系,就不会再对中国当前的神学思想建设产生一些误解。我们的基本信仰保存在圣经、尼西亚信经和使徒信经中,我们对与上帝建立良好关系的信念保持不变。
然而,在中国的现状下,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和西方的信仰解释模式。虽然过去的神学会和今天的神学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已经不适合当代情况,对当代人没有意义的观点必须抛弃。丢弃的只是过去对信仰的反思和解释模式,与信仰并不统一。
所以,神学的更新不是否定基本信仰,而是要看到神学的当代性和情境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与圣经、教会传统、当代文化和社会进行新的对话,构建新的情境神学,目的是用当代人可以接受的清晰合理的语言解释信仰,以此作为当代中国人信仰的有效见证。
动词 (verb的缩写)学习神学的必要性
在了解了神学、信仰以及神学与信仰的关系之后,我们不妨总结一下学习神学的意义。为什么基督徒需要学一点神学?
1,用智慧爱上帝
作为基督徒,我们都知道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爱主我们的上帝,全心全意地,全心全意地,用你所有的头脑和思想。
但是丁光训主教在南京联合神学院的早祷告中提到,我们应该“用智慧爱神”(马可福音12: 33)。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用我们所有的身体、头脑和精神来尊敬和崇拜唯一的上帝,这自然包括我们应该用我们所有的智慧和知识来寻求、认识和荣耀上帝。所以,学习神学是用智慧爱上帝的重要表现之一。
不仅如此,在基督徒追求成圣的八步精神之旅中,彼得还提醒我们“有了信心,就要加上美德;有了德,就要加知识;有了知识,就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还要加上耐心;有了耐心,就要加上虔诚;有了虔诚,就要加上对兄弟的爱;你们若爱弟兄,也要爱众人”(彼前二。1: 5-7).
其中提到基督徒要在信仰和美德的基础上拥有“知识”。所有真正的知识都来自真理之神,所以我们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也就是在学习神的真理。我们所学的知识是用来为信仰服务的,让我们从多角度对信仰有更丰富的认识,能更好地为主作见证。
一方面,保罗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当他在罗马的监狱里时,他仍然不忘记学习,他特别要求提摩太把他留在特罗亚的书和磁带里,为他画像(见提摩太后书。4: 13).
所以基督徒有责任学习一点神学,以便用智慧爱神,更好地服事主,传福音,传救恩。面对外界对基督教信仰的各种智力挑战,基督徒具有神学知识,也能对此作出合理的防御反应;面对各种与基督教有关的异端思想,基督徒都有基本的神学装备,所以他们能够认清错误的角度,捍卫基督教的真理。
2.更深的信仰
学习神学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信仰的理解。在参加教会活动时,俗人的弟兄姐妹往往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他们听到有人作为主的见证人时,他们可能会讲述一些非常主观、个人甚至“神秘”的经历。
例如,有些人说他们去了天堂,遇见了他们的邻居和朋友,而另一些人说他们在梦中与主耶稣直接交谈。这时候就要根据圣经和传统的基本信仰,用理性来分析他们说的话是否正确。
不仅如此,在教堂唱赞美诗,尤其是旧的翻译赞美诗时,经常会对一些不熟悉的歌词感到困惑。例如,在76首赞美诗《要来的敬拜之歌》中,“神的光,神的光,是产生的,不是造成的”。这句歌词是什么意思?学了一点神学,就知道我这里说的是圣子与圣父的关系。儿子是父亲生的,但他和父亲是平等的,父亲和儿子享有同样的尊重和荣誉。
再比如,当听一个牧师解释一段经文时,他听到的观点可能与另一个传道人的观点不同,或者与他在网上找到的观点相矛盾。那么他应该如何理解这段经文呢?这也需要神学思维来衡量。经过仔细的学习、分析和研究,我们的结论会加深我们对信仰的理解,对神有更多的认识。
3.指导生活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一样,在生活中会经历很多挑战、困难和困境。这个时候,基督徒需要把自己的信仰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面对挑战,基督徒会迷茫,甚至产生意义危机。当我遇到疾病和痛苦时,上帝为什么不帮助我?如果上帝是万能的,为什么不阻止这样的不幸降临到基督徒身上?思考和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再次表明,每一个认真对待信仰的人,都是参与神学活动的人,都是神学家。神学不仅是讲道和讨论真理,也是指导基督徒的生活,了解神在我们生活中的旨意,批判一些错误的信仰做法。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有病,就不能就医,否则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医学和医生的智慧来自上帝创造的恩典,他们满怀信心寻求的是上帝的我的救赎恩典。从神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怎么能把上帝的创造和我的救赎恩典分开呢?两者都是上帝的祝福。
基督教的救恩不仅仅指未来的灵魂从上帝的乐园中得救,还包括今生和现世的救恩。对于基督徒来说,每天在不同的情况下学习和实践“信仰”、“希望”和“爱”的美德,使每一次生活经历都充满意义,并使我们能够学习像耶稣一样。
不仅如此,神学还应该帮助基督徒在社会中实践他们的信仰。神学——对信仰的反思提醒信徒要带着字母“S J”跟从耶稣,付出做门徒的代价,与社会上受苦受难、被边缘化的人站在一起,让我们的个人和社会生活因神的恩典而改变和转化,让地上充满神的公义和平安,让神的旨意在地上如在天上一样。这就是神学的现实意义。
不及物动词结论
本文分别对信仰和神学进行了界定,并试图说明神学和信仰之间既一致又不同的关系。最后,介绍了研究神学的意义和必要性。学习神学不仅是基督徒智慧和对上帝的爱的表现,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信仰的理解。同时也使我们将信仰与生活联系起来,使我们在生活中知行合一,效法基督,荣耀神,造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