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伦理传统的基本看法。

严格来说,“伦理”和“道德”是两个概念和范畴。在中国传统理论思想史上,“伦理”和“道德”原本都是单个词语表达的,它们的应用也有所不同。“伦”即代、类、序;“理”即治理、有序、规律;“道”即道、理;“德”是理性的统治,是对道的遵守。在西方伦理学史上,认为“伦理”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绝对精神在客观精神阶段的真理存在。“道德”是体现伦理精神、调节伦理关系的一种形式。伦理学赋予道德以客观的内容。可见,“伦理”关注社会,强调客观关系和秩序;“道德”着眼于个人,强调主观的内在完整性。

在客观关系和实践的层面上,人们往往通过调整自己的实践和形成的关系来理解“伦理”和“道德”,并平等地使用这两个概念,它们是在日常的思想交流中建立起来的。所以“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有时候很常见,有时候也要严格区分。

浅谈传统伦理思想

在传统文化理论中,“德”是修身,以“善”为核心,“德”是治国,以“义”为核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虽然没有关于“伦理”这一理论范畴的明确论述,但在大量关于社会、政治、个人修养、社会关系的著作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伦理

家庭伦理主要体现在孝顺善良上。“孝”是对父母、祖先的尊敬,“丧”是对兄长的顺从,在儒家伦理文化中一起使用。“善良”就是“博爱”的意思。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史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最崇尚孝道。孔子是第一个提倡“孝”的人,他创立的“仁”的理论是以“孝”为基础的。所谓“君子之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孝也是仁的根本!到了西汉,由于儒家思想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孝”也被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系统的孝道。首先,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到了宋明时期,“孝”被推到了极致,变成了“愚孝”。可见,“孝”的道德观念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作为伦理道德的起点,也有一个由内而外、由亲而友、由近而远、由小到大的实施过程。最终,它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孝道,放在天地上,传遍四海,施于子孙后代,没有任何时间。“可以说,孝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化的道德规范。由于孝具有维系家庭与国家和谐的双重功能,并被视为维系家庭与国家和谐的根本要道,因此,孝的概念远远超出了道德概念的范畴,它被无限地扩展和运用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汉代孝治天下,实行“兴孝”制度。孝顺可以做官,于是出现了一大批孝子。

孝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家族血脉的延续,养育后代,使家族成功。其次,尊老爱幼是孝道。精神上安慰父母是孝道,让父母衣食无忧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强调子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强调尊重亲人的精神层面。比如《家杂仪》一书中说:“凡受父母之教的孩子,必学之,省时,快做。完了就是违背生命。还是那些被命令不可行的人,他们柔中带刚,是非分明。等父母同意了再改。如果你不允许,如果没有造成很大的伤害,你也应该遵从。如果你对父母的命令一往无前,你还是个不听话的儿子,虽然你什么都会做。情况可能不是个事儿?”作为大三学生,要把父母的命令记在心里,马上完成。你说完之后要告诉父母,即使他们的话是错的,你也要委婉的解释。即使你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你自己完成了,那也是感情上对父母的不孝。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除了原则性的对错,更重要的是有感情。其次,从爱自己的父母和祖先,到尊重一切长辈和老人,这是“敬亲”的进一步含义。《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人(相亲相爱),敬亲者,不敢慢人(相亲相爱)。”本文在爱父母的前提下,提出了“宽敬”和“博爱”的思想。明确要求人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且要以同样的情感去爱别人的父母兄弟,即“老而为人;年轻的和年轻的,还有年轻人。”(《孟子·离娄上》)这种从爱父母延伸到爱一切长辈和老人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人道主义精神,可以说是封建孝道中比较积极进步的成分。

其次,和谐是和谐家庭关系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家庭伦理注重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夫妻、父子、兄弟等“三亲”,还包括几乎所有与血缘有关的亲属关系,如祖父母、孙女、叔伯、婆婆、嫂子、弟媳、堂兄妹等。如何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传统家庭伦理中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在家庭关系中,首先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道,天地之意,风化之源,夫妻之和。要求夫当仁义,见色不忘义,富而不失德,妻当节俭勤劳。如果丈夫不公正,女人就会不幸福。情侣之间只有互相尊重对方是客人,才能和谐幸福。第二种是兄弟关系,是一种自然形成的骨肉关系,应该友好相处。第三是弟媳关系。妯娌之间没有兄弟父子的血缘关系,大部分家庭矛盾由此产生。处理好妯娌关系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元素。家庭和睦,夫妻、父子、兄弟、弟媳其乐融融,成为家庭兴旺、辉煌的基础和保障,也是需要解决的伦理问题之一。在家庭关系中,主要是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正所谓“一家亲,这三家就够了。”既然过去,至于九族,都是以三亲为基础的,所以重人伦者必忠”(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

2.教育伦理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伦理大多以家书家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首先强调教育的道德伦理。人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社会属性,形成后相对稳定。如果形成了某种缺陷,要改变它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天真纯洁扎实,要早教。”强调早期教育既符合儿童生理发展规律,又充分体现儿童心理特点。青年时期是人生的知识储备期,其基本任务是学习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形成一定的生活能力,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技能。这个时期的孩子求知欲特别强,记忆力和模仿力也最强,精力也最容易集中,生活经验简单,心无杂念。所以青春期的知识教育可以事半功倍。“童年的知识并不开放,幼稚而扎实,而读书人,虽然很久没复习了,但还是能背几行。”(张颖《聪训斋语》)

德育和学习密不可分,学习的成长有利于提高孩子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从大量文献来看,古人把“立志”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明代大儒姚舜穆说:“凡人必先立志,不先立业。人生总是虚度的。他们怎么能做任何事情?”什么是“野心”?就是重视自己的修养,包括重义轻利,乐善好施,不欺世。有这种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的人,一定能保家卫国,以天下为己任,以报国为己任;会威武不屈,贫穷卑微,富贵富贵。有志气就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是一种人生境界。例如,杨明·吉生说,“人需要决心。当初立志做君子,后来很多都成了小人。如果当初没有定下目标,就没有方向,所以什么都干,在世界上就是个小人,大家都会讨厌你。立志做君子,可以做官,也可以不做官,大家都尊重你。所以,我要你先有野心。”(《杨明季生《杨中玉集》,给子一尾一书》)

名人圣贤有名人圣贤的志气,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志气。北宋诗人章雷,与黄庭坚、秦观、晁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写了一首诗,反映了在寒冷的夜晚,卖蛋糕的孩子沿街叫卖,以教育他们的儿子为自己的抱负而努力。诗的题目很长,像一个简短的序言:“北邻卖饼,隔五鼓不倒,即绕街卖。寒气烈风虽不废,时略差,因写诗,有戒,显稻草。”他的诗说:“霜降如城上正月雪,一楼五更声撕心裂肺。举着盘子在屋外唱歌,城楼里的人没有做到。北风吹着衣服,射着我的面包,但我不担心衣服和面包凉了。业不卑不亢,则强。如果一个人想要和平,他就会有闲暇。”这首诗既充满了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又以此为例来教育儿子:“志不高远,志要坚定,人若安闲?”无论职业高低,意志都要坚定。一个人如果去追求,就不可能清闲。生活的艰辛应该是人崛起的动力。诗人以卖饼给孩子来教育儿子,这是一首独特的诗。

当一个人有了意志,就需要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学到东西。首先强调学习贵在勤奋。在古代,关于教孩子劝学的格言、传说、家训数不胜数。仅从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圣紫晶就有20多个劝学、勤学、鼓励学习的故事,如“在孟母,我选邻居,儿子不学,我坏了机器”;“头悬梁,锥刺股,他不教,自强不息。如萤,如雪,虽家贫,学无止境”;27岁的苏开始努力工作和读书。他既然老了,还后悔退役,他是年轻人。他应该早点想。”这些故事通过朗朗上口的《圣紫晶颂》为妇孺所熟知。

传统教育伦理学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传授。左讲了读书的“三件事”,即眼、口、心,至今仍是经典的读书方法。在精读和泛读的问题上,郑板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头开始读是最没用的东西。眼睛没了,心也急了,心也不多了,人脉也不知所措。我要是看着地里的美女,一眼就过去了,跟我没关系。自古以来看宋城的人,谁比孔子还多呢?读完《易经》到边巍的三绝,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我越说越探索,越研究,越走越不知道自己穷在哪里。虽然我知道安全行走的圣人,但我不浪费学习的力量。东坡不必两次读书,却在翰林读阿房宫赋到四鼓,旧官苦不堪言,坡孜孜不倦。怎么会因为看一遍就能理解,就能背下来,然后丢下书,草草结束学习!只有余士南、张穗阳、张,读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有读过第二遍,但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好文章。再说了,看一看就能背,背有什么坏处。即在130部史记中,《项羽本纪》最为重要,《项羽本纪》中,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会最为重要。反复背诵概念,可以喜极而泣,这里可以听到几段。如果一部《史记》,文章读了,字字记得,就不是不懂道理的笨人了!甚至有小说家说,各种传说中的邪歌、打油诗词都让人过目不忘,比如破柜子、臭油烂酱。它的污秽是不能容忍的”(郑板桥收藏)。人们经常认为他们足够聪明去阅读,所以他们试图变得勇敢。郑板桥认为这是最糟糕的事情。孔子读易经三断竹简串,苏东坡读阿房宫赋一直到半夜四鼓。这些名著没有一部是光看一眼就能忘记的。但是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读完,都记住,比如一部史记,里面全是几百万字。其中只有《项羽本纪》中的鹿战等精彩篇幅才是最好的文章,应该反复阅读。如果你看完了所有的文章,你就会变成一个无知的人。读书要有选择,不能什么都读。只有真正好的书,才要求你反复阅读,认真探索,不能“从头读起”。郑板桥是奇怪的,他的阅读经验是宝贵的。另外,中国传统伦理对读书不如抄书,爱惜书籍,老老实实学习有非常好的精辟论述。

3.处事道德

在传统的伦理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处理伦理的内容,比如对人的社会影响,青少年交友的成长,首先是择友。颜之推说:“人年轻,没有把握,自然要谦虚,烟熏火燎,嘻嘻哈哈,不愿意学,潜移默化。”颜之推也说:“以善心生活,如入兰芝之室,久香不散;与恶人同住,如入鲍鱼店,臭久矣。”(《颜氏家训·慕贤》)所以,君子交友须谨慎。一个人结婚后,逐渐脱离父母的教导和老师的严格要求,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交朋友。如果一个朋友很投机,他的话就跟兰如芝一样,很好听,连父母兄弟老婆都不听。只有他的话被相信。如果落入坏人之手,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固执己见。所以,“护家不如择友。”在至亲中,选择两三个贤惠、爱读书的人做朋友就够了。兄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也不会太孤单。

二是淡泊名利。在传统伦理中,儒家给人的印象是重义利,反对计较功利。比如对于学者来说,要向圣人学习,他们最终的价值取向就是道或者仁。圣人标志着最高的道德境界。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有精彩的论述:“不要偷别人的美,要为自己着想(不要贪图虚名)。”《家训·穆贤》第七章说:“古人用言与身相合,是一种耻辱。凡是把别人说的做的拿来做的,明明就叫它,你也不要把别人的美偷走,当成自己的力量;虽轻且贱,必归于颜。偷窃人民的财富是惩罚所在;偷人之美,鬼神之责。”剽窃他人的名利是一种卑劣的行为。偷别人东西是有惩罚的;窃取他人精神财富的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如果一个高尚的人从别人身上吸收了有用的东西,哪怕那个人很卑微,也要为他扬名。他在家训中说:“名与实,同形同影。德艺厚则名好;脸美了,影子也就美了。时至今日,那些不修身、不求名于世的人,依然很丑,怪颜英在镜。上士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上士确立了自己的名字,下士窃取了它。忘名者,以德合德,享鬼神之福,求名而反;成名、修身、谨小慎微的人,怕荣誉观念不明显,所以会成名;窃名者,丑陋奸诈,谓之华而不实,故名之。”名气和实际能力就像形状和形象一样。品德好、才艺全的人,自然名声好;脸蛋漂亮的人,形象也很美。如果不修身养性,努力在世界上获得好名声,就像长得丑,在镜子里想象美好的形象一样,是不可能实现的。道德高尚的人,淡忘名利;道德一般的人追求功名;道德低下的人窃取名誉。追求虚名的人,表面温柔,内心奸诈,最后却得不到功名。要想出人头地,首先要修身养性,但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高尚,淡泊名利。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精神的,精神是可以永存的。人死有名无实,教育后代,造福社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泉。活着就要以修善、立名为业。

我们也应该提倡节俭,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待人接物非常提倡节俭。比如康熙帝在《院训》中说:“夫为官,俭能养廉。在一个官员的家乡生活,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房子漂亮,妻妾成群,仆人朋友众多。不贪为什么不给?不是贱,是谁缺乏欲望?俗话说‘俭使诚,奢使贪’,这是理性的必然。”一个人不可能单方面追求豪宅、美房、妻妾、追随者如云、奢友不贪的奢华生活。老实说,我们必须培养节俭的美德。

北宋名臣司马光为了教育儿子司马康,写下了名篇《训俭以示健康》,文中说:“俭为德之德”;浪费是大恶。* * *,也是这样,讲德行的人都是从节俭中来的。节俭的丈夫欲望很少。君子欲少,则不事奉,而能事至;小人欲望少,能慎用之,则远离罪恶。所以,节俭也是一种美德。如果你奢侈,你会有更多的欲望。君子欲多则贪财,废道,快惹祸。小人欲多则所求多,滥则用之,失其命,失其家。所以会贿赂官员,会盗窃家乡。所以奢侈是一种大恶。"

在传统伦理中,仍然有很多提倡节约安葬的内容。他们认为生是一个人的开始,死是一个人的结束。他们提倡生前优待,死后从简。我们应该尽力在生活中扬名立万,死后节俭度日。这种思想至今在社会上也一直被提倡。

第二,谈谈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

中国传统伦理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儒、道、佛等文化的影响,其中尤以儒家影响最大。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在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有着根深蒂固的主导地位。因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主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表现。其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宗法伦理

宗法伦理是中国传统文明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伦理,由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演变而来。宗法制度以血缘维系家庭的完整,比如家庭以父权制为主导,血线以父系计算,女方嫁男方家,女方住婆家。父权父母作为家庭的核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整个家庭实行经济专制和思想专制。司马光在《仪》卷四《家仪》中说:“只有一人发号施令,才能统治家族。”实际上,宗法制度是整个封建宗法制度的关键。宗法伦理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宗法礼制。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和帝王文人的发展,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仪体系,形成了较为实用的家庭伦理内容。

2.宣传教育的特点

《隋书·卷三十四·经三》说:“儒者,故助人开悟,圣人之教,不从家而从家,故有儒者宣之,明之。”在中国社会,由婚姻产生的血缘关系而结合起来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君为臣,夫为妻,父为子”这三项基本原则最早是通过家庭教育实现的。中国的家庭教育往往通过家训、家训、家训、家书来体现。对儒家思想向民众和社会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儒家伦理才达到了深入人心的程度。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古代“家训”、“家训”的内容,对儒家的忠孝仁义、中庸之道、建立名誉等等都有详细的解释,并用它们来教育后人,让他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中融入传统的伦理思想和儒家思想。比如诸葛亮的《家训》告诉后人:“君子之行,静修德,俭修德。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静,不遥远。你必须先安静下来,然后才能学习。不学就不能多才多艺,不想学就不能成功。慢了就不能有活力,危险了就不能根治性。岁月随时代而去,意义随日子而去,变得凋零,哀叹与担忧,会怎样!”这种“家训”其实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有益的。

3.保持社会的特色

中国传统伦理的启蒙功能为儒家政治思想和理论人格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修行才能家和,然后治国,治国才能天下太平。显然,这个链条是环环相扣的。从儒家的观点来看,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缩影,社会是家庭的扩展。传统伦理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实现子子孙孙和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来达到自律和家庭和谐,从而为“治国”和“平天下”提供一种可能的基础。《大学》说:“事有始有终,物有终有始。知道顺序是捷径。古欲明显优于世者,先治其国;欲治国,先修身体;欲修身,先正心;要想正确,先真诚;要真心,先让他知道;知识存在于事物之中。知其然,知其然,诚其然。心正则身修,身修则家顺,家顺则治国,治国则天下太平。从田字到庶人,一个是以修身为本。”[3]可见,儒家思想把家和国统一起来,可以做到在家孝,在国忠。这种家国一体的观念当然让统治者感到非常需要。传统伦理思想不仅是为了个人的需要,也是为了家庭和国家的需要,对社会的维持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谈谈传统道德思想

“道”作为中国古代最高的哲学范畴,旨在探索研究宇宙的本源。道家通过有意识的觉悟,认识到万物起源于混沌未分的道。既然“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那么“人、地、天、天、道、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就必须遵守道的“法”。道家之外的其他学说主要集中在道的规律性的含义上,如中医专家提倡的“天”、“人”、“圣人之道”、“为臣”、“医道”等。

“德”是在道家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德性的本义是“德性修养”。比如《老子》第三十八章说:“有德不是德,是德;有德而不失德,非德也。”道家以无为思想为基础,以天真单纯的自然为美德。比如《庄子·天地》说,“有德之人,活而不思,行而不虑,不藏是非。”道家也以淡泊谦和的修养为美德。比如《老子》第四十一章说:“贤则辱,厚则盗建德。”

1,传统思想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精神为特征,道德居于核心地位。就整个社会结构和体系而言,它强调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以个人修养为方向,甚至整个社会运行都是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的。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实际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结合道家思想内容的综合理论体系。儒家主张仁孝为根本,礼乐为用,实行内圣外王之道。它认为,人的美德是对社会道德、三纲五常的掌握和执行的倡导,是对一个人良好品行及其在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说明。比如《老子》第五十一章说:“道生,禽兽以德养,亭以德毒,亭以德盖,命以德生,德以德养。”说明道最大的“德”是生长滋养万物,而不是把一切都据为己有。儒家也极力推崇滋养自然万物的大德。正是因为大自然无止境的进化过程,人类才得以生存和延续。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人类的母亲,主张人类要“以德载物”、“以君子,其政必善恶。”这其实就是儒家倡导的仁爱博爱的思想。后人所说的“道德”,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概括。严格来说,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精髓和我们现在说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融为一体的,很难在细节上割裂开来。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实际上是儒家道德思想的体现。

人站在天地之间,学会做人是人生第一要事。培养完善的人格,首先要从思想道德入手。这就是修身,简称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