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贾谊的注释翻译

⑴七绝句:七言绝句的简称。绝句是旧体诗的一种形式。全诗有四句成对。有五个字和七个字。每句五言称为五句,每句七言称为七句。它讲究平仄、对仗、押韵。贾生:指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人称贾生,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当初被汉文帝称为大夫,不久又移为太中大夫。汉文帝想任用他为公职人员,却遭到周波、关英等大臣的排斥,被贬为长沙景王吴主之师。后来被召回长安,做了梁怀王的老师。梁把从马上摔下来摔死了。贾谊深感惋惜,33岁因抑郁症去世。

⑵“贾生之才与世合”:唐代李商隐的《贾生》,翻译成一句话:“贾生之才更合”。天赋调节:指天赋和能力。无与伦比:无与伦比,即无人可比。

⑶哀情:指贾谊在《治安策》(又称《陈正实录》)中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感情。《治安策》开篇就说:“我偷的只是情况,可以是哭一个,哭两个,长呼六个……”感受:裘德的心情,心情。吊死文曲:贾谊被贬为长沙王老师后,过湘江时为屈原的忠义感到惋惜,写下《吊死屈傅园》,“因为这是自我比喻”。

⑷王曦梁坠马:王曦梁指汉文帝的幼子刘胜(作品)。落马事件发生在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的夏天和六月。作者非常欣赏贾谊的才华,认为他因梁怀王刘胜的惨死而死,是不值得的,深感遗憾。

5]有什么用:为什么不呢?一首诗的题目直接用人名,没有说“吟诵”、“叹息”、“悼念”,纯粹是中性的。这就是“藏锋”的方法。爱情在诗里,不是假诗名来张扬的。

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高度赞扬贾谊才华出众,立下了“绝世”的地位。这里作者用了李商隐《贾生》中的“贾更语无伦次”这句话,只把“一”字改成了“是”,境界拓宽了不少。“庚”是比较的说法,“诗”是历史的评论,议论入诗,肯定贾谊的无与伦比的才华更为现实。

贾谊被贬长沙为长沙王的老师时,怀着极大的悲伤写下了《悼屈傅园》,借悼屈原来表达自己的犬儒主义和自己的才不逢时之感。一首诗,追两个历史人物。贾谊被贬,屈原被贬,但情况不同。贾谊吊死屈原,这叫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汉书·贾谊传》也说:“伤愈,当自告。”。毛泽东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把它们放在同一页上,意识到历史的不公正和一个绅士的命运多舛。

在第三句中,作者平静地讲述了王曦梁从马上摔下来死去是很平常的事。汉文帝把贾谊召回长安,非常重视他的才能和品德,任命他为梁怀王刘胜的老师。后来,王曦梁从马上摔了下来,死了。是意外,贾谊有责任,只是照顾不周。温蒂不怪自己,贾谊怪自己,要么是性格中的“认真”元素太重,要么是自律的“压力”太大。当事情发生变化时,所有的想法都化为乌有。这是贾谊深受儒家“忠恕仁义”思想的影响,践行了自己舍生取义的愚忠信条。本来王曦梁坠马而死并不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实际上却让贾谊难过得要死。

句末还贾谊,惋惜贾弘毅不用,惋惜贾谊死于“俗事”归结为爱惜人才。“付出一生”与“求大同”的反差鲜明强烈,表现了诗人对贾谊因“王曦梁失陷”而早逝的深切惋惜。“人才济济”的贾生因悲痛而死,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最后一句话有一种诗意的效果,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时,这也是作者发动“反右”的一种“自我表白”。

但历史经常对有才能的人和求才的人开玩笑,所以没有才能的人很多,求才的人很稀缺,以至于一方面人才被毁,一方面人去楼空。贾谊英年早逝,王曦梁落马只是近因;早在他被贬长沙时,他的书《鸮上赋》就有不祥之音:“若生必亡。”如果你还在深渊中,如果你没有被绑在船上..."

全诗体现了作者对贾谊“无与伦比的才华”的高度赞赏,对其才华未尽、事业受挫、得不到重用、早逝十分惋惜。同时对贾谊的自伤、脆弱、愚忠、迂腐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语言清晰流畅,运用前人诗词洒脱,韵味深长。诗人似乎想在字里行间把贾谊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统一起来,同时又情不自禁地做出自己的情感判断。——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孙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