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晨走与上善晨走教学后记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文言文类型:

在古代,刻在物体上用来警告自己或陈述功绩的文字被称为“明”。如《陋室铭》(刘禹锡)

录音是一种描述所见所闻的散文形式。广泛的素材可以用来描写名山大川的美与奇,记录风土人情,反映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记录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风轻松、生动、翔实,给人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好的感觉。岳阳楼(范仲淹)、醉翁亭(欧阳修)、小石塘(柳宗元)。

序在古代,送别是以诗词、散文的方式进行的,称为赠答序。《送马晟东阳序》(宋濂)

说古代议论解释一类文章的总称。和《论》差别不大,所以后来统称为推理分析随笔。马硕(韩愈)

古代向帝王表达感情和情怀的一种文体。模范(诸葛亮)

书是古代书信的一种。“谢谢你写了一本书”(陶虹静)

中国:

(一)春秋时期

1,孔子本名邱,祖籍(今山东曲阜),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后人称“圣人”。《论语》是一部收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一部记录散文。南宋朱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等一起编成四书。明代以后,成为科举必读书。

五经包括诗、书、礼、变、春秋。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也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第一首诗是《关雎》。

3.相传《左传》是鲁国历史学家左丘明写的。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历史巨著。也叫《春秋左传》。《曹刿论辩》描述了昌邵之战的情况。

(二)战国时期

1,孟子名,玉子。邹(今山东邹城)人。他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弟子。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孔孟》也说人们尊崇“雅圣”,主张仁政,以“民为重,国为次,君为次”的民本思想。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所写,现存7篇。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上市于安乐》《鱼是我所欲》

2.墨子名翟,相传为宋人,后长期居鲁,战国墨家创始人。

《墨子》是墨子弟子及其再弟子的言行录。现存53篇,他学的文字是公伯。

...

我发不了全文。酒吧里好像堵了一句话。可以直接看原文。。

原地址:/news/53542.htm

相关链接:

/news/51227.htm

/news/51228.htm

/news/28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