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飞·崔迪记录黄山的主要内容

说起黄山,很容易想到徐霞客对黄山的赞美:“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山。”

黄山是长江和钱塘江的分水岭。它位于安徽省的南部。它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整个山区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距方圆500英里,是祖国的一块瑰宝。

从空中往下看,在一片绿树成荫的景观中,千峰美景,万谷云雾缭绕,郁郁葱葱,五彩缤纷。但谁能想到,眼前的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岩浆凝固形成的花岗岩群;这些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山峰,其实都是大自然的能工巧匠经过日晒雨淋、水的侵蚀“雕刻”和“装饰”的结果!地质学家告诉我们,2亿多年前,黄山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一亿多年后,海水退去,留下一座小山。后来在剧烈的地壳运动中,地层断裂和岩浆活动形成了黄山的地基。高达7000万至6500万年前,在被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地球上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就形成于这一时期前后。两三百万年前,地球进入第四纪冰期。由于寒冷气候的长期影响,黄山受到了很大的侵蚀,地形变化很大,形成了各种奇怪的形状:有许多奇怪的山峰和岩石。峰中有奇,仙境无处不在。游客来到黄山,自然是浮想联翩,刨根问底,天马行空。

巍峨的黄山,群峰耸立。天都峰海拔1 810米。因是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之一,在群峰中似为天都,故名“天都峰”。这是一座高耸入云、充满空旷的险峰。它又高又险,让游客望而生畏,望而生叹。

现在从下到上,有攀爬的石阶,有护栏,有铁链。然而,这条路仍然太陡太危险。当你踩着这光滑湿滑的台阶,手里握着晃动的铁索,近乎垂直的攀爬时,如果你回头看身后,你会不由自主的被吓到。远远望去,登山的人,男女老少,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鱼贯而上,像同一条悬挂的彩带,在常青树间飘动。临近山顶,石阶较窄,只够人通过。人在攀登的时候,互相扶持,互相照顾,互相鼓励。虽然互不认识,但因为目标不同,他们似乎是一个登山团体。

现在,当我们登上刻有“登峰造极”四个字的天都峰之巅,就像一场奋斗后的成功,眼前的风景给了我们极其难得的满足感。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涌动,群峰若隐若现,宛如汪洋大海上漂浮的船只和岛屿。这时候,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一下子涌进了我们的脑海。真是“险峰无限风光”!

过了第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奔玉屏楼。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位破石而活千余年的古松。它的一根长长的树枝低垂着,仿佛一位殷勤的主人正伸出手臂向远方的游客打招呼和招手。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黄山素有“无石不松”之称。黄山松多生长在海拔800米至1 700米的高山上,多生长在悬崖的缝隙中。黄山松针叶短粗密,顶平,枝干,奇绿。它们的造型千变万化,有立、卧、直、仰、斜插、侧挂等。无论什么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不怕岁月的风雨,冰雪的压迫,站在悬岩危岩上,昂着头在天空中。这是多么宏伟的风格啊!

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它孤零零地矗立在山峰之上,仿佛是一朵含苞待放的新莲花。爬到山顶,眺望天空,真是令人神往。

走下“百步天梯”,遥望“鳌鱼峰”,上面有一块奇石,像一只“蜗牛”。看起来一只巨大的章鱼要一口吞下这只蜗牛。然而,如果你从另一个方向看,它看起来像一只章鱼背着一只金龟。

西海的“飞来峰”,从侧面看,就像一座巨大的石峰从远处飞来,挂在其他石峰上。但从正面看,它像一个桃子,人们称它为“仙桃峰”。

黄山著名的灵石“猴观海”是一只蹲在狮峰上的石猴。对它有这么好的耐心真的很难。千百年来,它一直一动不动地看着眼前飘过的云朵。阳光明媚的日子,虽然没有浩瀚的云海,却有独特的风景。在山脚下,有一片风景如画的太平县田园风光。这时,人们又把“猴子看海”称为“猴子看太平”。

黄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竞相攀高,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光是听他们的名字,就足以让你有一种在世外桃源里旅行的错觉。“五老上天”、“放羊姐妹”、“仙人出轿”、“老僧入洞”、“猪吃西瓜”、“仙女绣花”、“高跷仙人”、“海上八仙”都是拟人化的,离不开神仙精神。《兔子看月亮》《金龟子探大海》《双猫扑老鼠》《猴子抱桃子》《犀牛看月亮》《松鼠跳天空》等。这些都是比喻,都离不开动物造型。在黄山,你可以遇到很多“神仙朋友”,参观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

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触摸,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增添了人类生活的欢乐。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峰是云的家,云是峰的衣。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人在峰顶之上,如攀天云,轻云自东向西摇曳。一上一下就若即若离,仿佛是山与峰的恋人。一年中,黄山有200多天沉浸在云雾中。淡淡的云雾,翻腾澎湃,烟海千里,使黄山千泉万谷隐于幻。云的美,云的柔,尤其是云的舞动,使黄山呈现出一种静中有动的美。云朵让黄山成为一座梦幻的艺术殿堂,谁能想象几十亿年前,那些熔融的岩浆为我们凝固成这样的仙境!

然而,只有在华光照耀下,黄山的这一切才显得格外迷人。清晨,当四周还是漆黑一片时,游客们便起身在晨露中观赏日出。因为对云海日出的向往,他们忘记了前一天爬山的疲惫和黎明前的寒意,匆匆奔向海拔1 700米的清凉平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看到日出,得到自己想要的。很多人都遇到过阴沉的天气,所以很遗憾。但是,他只要看到黄山的日出,就一定会把这难忘的一刻刻在心里。如果说泰山的日出是庄严神圣的,那么黄山的日出是无比壮丽、壮观、辉煌的!

当遥远的地平线上,东方的曙光出现白色的肚皮时,人们屏住呼吸,等待着,期待着。当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时,人群中一片欢呼。这声音充满了激动,却又有所克制,因为大家都不想破坏黎明前的肃穆。也许是由于灰尘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冲破北海的迷雾,太阳是暗红色的。然而,刹那间,阳光仿佛被净化了一次,变成了纯橙色。光明赶走了黑暗,周围的一切变得炫目多彩。湛蓝的天空、剪影的山峰和苍松、五彩的云霞和夕阳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变幻无穷,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这景色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自然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垂死的夕阳,都是一艘巨大的红色消防艇,披着五彩斑斓、千变万化的彩霞,给予世间万物无限的生机和温柔的呵护。即使夕阳给我们留下的是夜晚的黑暗,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闪亮的星星就像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它守护着天空和人心。为了迎接明天更加美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奋斗的人以新的启示。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欣赏日出日落时的醉人美景,赞美一切在火与光中诞生的事物。

游客下山后,往往会在黄山脚下附近的温泉浴室洗个温泉澡,兴致高的还会去室内温泉游泳池痛痛快快地玩一把。这种温度刚刚好的泉水,会洗去你爬山的疲惫,是如此的清爽舒适。只有在这一刻,你才能对黄山的温泉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并为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