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要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自愿与他人分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是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因此,真正的分享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从动机上看,产生分享行为的孩子必须是自愿的;从形式上讲,孩子和其他人享有资源;从情感上讲,孩子最终通过分享行为获得快感和满足感。分享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也不是一旦出现就会永远持续的行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这种差异,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去分享。研究发现,年龄较大的孩子更愿意分享或显得更慷慨。换句话说,幼儿的分享意识较弱,分享行为较少。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在6岁之前是自私的,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意义。瑞士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在小的时候通常很自私,直到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如何与人分享。我国也有学者在研究中证实,2岁的孩子并不能真正分享,3岁的孩子利己倾向更明显。
两三岁前的宝宝不必刻意分享教育。
要求3岁前的孩子分享不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特点,所以刻意教育3岁前的孩子为时尚早。3岁前的孩子没有复杂的动机。他们会不会合租只有两种可能:1。孩子不喜欢这个东西,给不给你都无所谓;2.孩子不懂“我的”这个概念。孩子只有理解了拥有的概念,才能慢慢学会分享。研究证明,3岁前的孩子要经历混沌整合、主客分离、自我中心的过程,必然导致孩子先独占后分享、先利己后利他。所以,对于3岁前的孩子,没必要强迫他们分享,因为他们没有分享的概念和能力。排外和利己是孩子的社会属性,我们不一定要总是试图通过外部诱导等方式让孩子去分享。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会越来越愿意和别人分享。
第三,正确分享四个步骤
1.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财产权”的安全感。孩子在和别人分享之前,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这个物品是“我的”,无论谁碰它、用它,它依然会是“我的”。大人要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先向孩子说明物品的归属,征求孩子的同意,再引导孩子分享,千万不要强迫或自己决定把物品给别人。2.营造亲密、信任、和谐的氛围。要形成分享行为,孩子首先要相互信任和关心,孩子之间、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信任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早教之父斯波克说过,“真正的慷慨来自爱,是最深、最强、最持久的感情。如果孩子心中没有爱,那么教会他们分享和付出是非常有限的。”3.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日常生活中,父母注意言行,让宝宝看到如何待人接物。当宝宝做出分享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4.注意分享小技巧。在教宝宝分享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多带宝宝和孩子一起玩,教孩子“轮流玩”,出门多带玩具和孩子交换。
四、分享行为三不要
1.不要给婴儿贴标签。当宝宝拒绝分享的时候,不要说宝宝“小气”或者“小气”。如果总是说孩子小气,那孩子就真的“小气”了,他们会把“小气”和自己的行为对应起来。因为父母骂他“小气”,他会重复这种行为。2.不要惩罚宝宝,不要对宝宝期望过高,要知道宝宝的成长是要经历阶段的,平静的接受这个事实,可能对妈妈更有帮助。当宝宝拒绝分享时,如果妈妈惩罚或强迫宝宝分享,只会让宝宝反感妈妈和参与分享的伙伴,会导致更多的不安全感,不会让他(她)变得大方。3.不要强迫婴儿。宝宝不想分享的时候,不要抢宝宝手里的东西,强行塞给其他小朋友。这种行为会破坏宝宝的安全感,造成你可以抢别人的印象,让宝宝讨厌分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