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幼儿园越来越小?
首先,幼儿园“小学化”是应试教育下的“怪胎”。应试教育的特点是考试(尤其是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考试不考的知识和技能,要么学校教的不好,要么根本不开设相关课程。那些重点课程的成绩是学生进入和升级考试的唯一指标,也成为评价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能力乃至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
应试教育的功利色彩现在已经蔓延到幼儿园,那些重点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被特别看重。尤其是在很多名校小学都要面试、考察学生“能力”、“择优录取”的时候,幼儿园提前教孩子小学知识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父母的育儿观念有偏差。从表面上看,家长接受幼儿园“小学化”是不得已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奈妥协。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很多年轻父母热衷于让宝宝去上早教班。有的甚至把不会说话甚至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婴儿带到早教班。往往一节课下来,宝宝睡45分钟,什么也学不到。即便如此,他们也宁愿花高价去参加这样的课程,为的是让孩子“永远领先一步”。
如果说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可以在教育体制中找到,那么早教班的火爆和早教市场的畸形发展的现实,说明我国的家长在育儿观念上存在重大误区。
事实上,幼儿园“小学化”所反映的教育体制中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现行的免试就近入学的措施就是一剂良药。但是,父母对子女教育观念的偏差,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纠正。
如果有一天,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可以自豪地说:“我家孩子每天的任务就是玩”,而不是互相攀比,今天谁家的孩子背了几首唐诗、单词,学会了加减乘除的方法,幼儿园“小学化”还会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