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读得越多越笨”
第三季度,各机构发布的薪酬统计报告再次引起各方关注。当然,针对北京这座城市的薪酬报告应运而生。
近日,相关机构发布数据显示,北京2017秋季平均工资为9900元。从全国薪资分布来看,北京2017秋季平均薪资为9900元。
平均月薪8000元以上的职位占职位总数的47.4%,平均月薪6000元至8000元的职位占23.2%。在37个主要城市的薪资水平中排名第一。
相关报道甚至在标题中直接问读者:你是在拖后腿吗?
也有相关报道关注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资。
某招聘网站近日发布的《2017大学新生竞争力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为5074元,同比上涨14.1%。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未来的毕业生也会有很大的前途。
当然,不同行业之间薪资的横向比较是不可或缺的。
同程近日发布的《2012-2016五年就业趋势报告》显示,近五年来,全行业平均工资从2012年的4857元增长到2017年的6289元,其中全行业工资比上年增长6516。
由于交通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猛增,带动全行业薪资上涨。
薪酬多的行业特别提示。保健按摩行业工资过万,备受关注。
同一份报告显示,在一线城市中,北京的高管行业近5年来一直高居薪酬榜榜首,保持着万元以上的月收入水平。
第二名是保健按摩行业,从2012年的平均水平8654元稳步上升到2010179年上半年的高薪10179元。
嗯,大家工资都在涨,平均工资那么高,我还是达不到。可能很多人都够不到。
但是这和我平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担心学历的人,其实是担心赚钱。
这两天,一篇文章成了朋友圈里的熟面孔——《对不起,爸爸妈妈不能给你800w学区房》。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对父母,他们辞掉工作,带着孩子环游世界,而不是去报3万个幼儿班,8万个双语幼儿园,或者买800万的学区房。
图片来自微信截图
文章讨论的是800w学区房重要还是环游世界带来的丰富体验重要。作者似乎更支持环球旅行,但舆论并不那么坚定。
当然也有支持者。除了一些赞赏的目光和赞许的掌声,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炫富,不仅充满了年轻艺术家的情景剧,而且庸俗不堪。
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孩子过几年就会忘记这些经历带来的所有感受。这样的旅行看起来很美,其实没什么用。
有人认为不买学区房太哗众取宠,会害孩子。
围观者中对教育和学校的焦虑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那么看重名校的招牌,孩子能上什么水平的学校?他们真的是针对塑造更好的人格之类的高大上的口号吗?
真相是,其实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在考虑将来工作后,名校能给孩子带来的薪水。
换句话说,孩子上名校能挣多少钱?这些关心教育和学校的家长,其实和关注工资报表的家长是一类人。
工资多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你挣多少钱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但这比什么都重要吗?不一定。
之前支付宝的那组广告,很多人都在转发赞,觉得是自己的写照。认为这组广告太恶毒的人,被指责为blx。
但是我们的生活真的这么悲惨吗?或者说,只有工资越挣越高,我们真的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我也希望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每个人的幸福都和苍白的金钱挂钩,那这个世界就太没希望了。
via。?
仔细看了几遍工资表,确认我是拖北京平均工资的后腿。按照最近小康家庭的标准线,我可能就是五年后被淘汰的那个。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很穷。其实我很确定,现在大概是最让我感到满足的时候,也是让我相信我的生活是美好的时候。
好像最近在学吉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必须买一把极其昂贵的吉他才能让我感到快乐和动力。相反,一把普通的吉他也能让我享受学习乐器的乐趣。
因为缺钱而不快乐,不一定是因为穷,也可能是因为过度贪婪。
总有人把欲望比作蛇吞大象,说明这种冲动永远是无止境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吞下了一头成年大象,这条蛇最后只会死掉。
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望也是如此。赚钱,给自己更好的生活固然重要,但如果迷失在物欲中,可能会失去真正的幸福。
就像颜回曾经被孔子称赞的“一瓢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忍则忧,回去不改其乐。”饮食不佳,生活简朴,都没有影响颜回乐此不疲的心情,可见幸福并不绝对等于奢侈和财富。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成功人士,一个在现在看来可以算是上进有为的好青年。因为工作太辛苦,他早早得了肠癌。
当然,努力和肠癌没有直接的逻辑联系,但是我认真想过。如果以金钱的标准来衡量,这个肠癌青年可能比我幸福多了。但其实我不用被癌症困扰,至少我觉得自己比他幸运。
幸福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是人们觉得太复杂了。
不过,虽然快乐不等同于经济能力,但能挣钱总是好事~
祝自己和大家都能多赚点钱,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