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考公的角度在早教中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

可能有些家长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学会抽象成具体,这就是感知。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和考公务员有什么联系?其实看起来联系不大,其实挺深的,因为如果你的感知能力不强,公务员考试的题往往会让你头晕。

我们来看一道公务员考试题: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

老王绕着边长50米的正六边形草地跑。他从某个角落开始。跑完500米,离起点还有多少米?

A.50乘以根号2;B.50乘以根号3;C.25(根号2+1);D.50次(根号3-1)。

这个问题通过例子用文字描述。对于孩子来说,很抽象。如何把这个问题从抽象变成具体?看图。

图中的正六边形相当于草,就是把它抽象成具体,就是感知。如果你的孩子这样做数学题,答案不会出来吗?还用担心孩子以后考不上公务员吗?

所以要在早期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让孩子学会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既形象又生动。为什么担心解决不了问题?

早教一般是2到3岁。作为幼师,如何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孩子,主要通过一些教育活动来进行。

例如,你应该教孩子们用“你”造句...你们...而且……”。那这个怎么教?如何把这个从抽象变成具体?如何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

教学案例:教师先给学生看三张不同颜色(红、黄、绿)的纸,让幼儿园小朋友理解“有……有……和……”的用法,然后正确地说:“老师手里的纸是红、黄、绿”。

然后让孩子自己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他们边拿边说。这不是在训练孩子的感知吗?单词的描述对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他们很难理解单词的意思。只有把文字的描述变成具体的东西,孩子才能更容易理解。

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要从小做起,尽量让孩子的各种感官同时积极参与记忆活动。运用各种感官的具体活动是一个抽象为具体的过程。

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就是培养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只有让孩子去感受,才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其实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第一步。第一步好,后面的路更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你培养过孩子的感知能力吗?你是怎么做到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