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幼师,如何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老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儿童的健康行为。通过调查发现,孩子挑食、偏食、饮食卫生差、吃饭慢等等。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纠正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实验研究。通过实施“体验改善”、“手把手”、“情绪转移”、“环境熏陶”、“家庭合作”等有效策略,可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身心发展,增强体质,有效促进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健康教育还包含丰富的德育、美育和个性的有效发展。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儿童的健康行为。儿童健康教育以儿童健康行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幼儿期是培养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期的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孩子离开父母,融入了幼儿园这样的“小社会”,表现出很多不良饮食习惯。为此,我们对这个班的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1)只吃偏食,喜欢的吃很多,不喜欢的完全不碰;(2)喜欢吃的吃得快,不喜欢吃的吃得很慢;(3)饮食卫生差;(4)很多蔬菜不吃,一吃就吐:(5)不喜欢肥肉,有些瘦肉不吃,等等。如何利用健康教育和外部环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并使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实施的健康策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实验方法:观察记录、行为分析和实验。

把握原则:1。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作用的原则。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无论设计什么活动,都要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这样才能有效地纠正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2.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通过教师的积极行为与教学相结合,引导孩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家长一起获取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孩子挑食、偏食、慢食等不良习惯。

实验过程:

第一,体验提升

大纲强调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儿童在游戏状态中积极建构知识。了解儿童在饮食方面已有经验的基础,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表现形式,增强儿童的间接经验,并将获得的新经验转化为饮食方面的具体行动。

1.充分发挥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儿童文学作品主题明确,充满童趣,易于理解和接受。它不仅能陶冶孩子的性格,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发展感受力,给孩子以美的感受,还能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知识,给孩子思想道德上的启蒙和教育,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在设计每一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都坚持遵循游戏性、趣味性、童心的原则,让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健康活动成为孩子喜爱并愿意接受的活动。而且儿童文学作品素材丰富,内容新颖,更容易吸引孩子。比如儿歌《佳佳和小鸭》,故事《挑食的小猴子》,情景表演《挑食的思考》,自编诗歌《厨房大战》,儿歌《好吃的蘑菇》,都很有意思。我们复制了这些儿歌,放在橱窗里展示,让家长一起学。田甜孩子的母亲饶有兴趣地学着他们说:“这是老师自己编的吗?”为了孩子,你真的很努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孩子们认识到了挑食的危害和均衡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了解了一些蔬菜的营养价值。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在再次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适当增加让幼儿与老师互动的操作性材料。幼儿边玩边学,加深了对所获经验的印象,使之慢慢溶入自己的经验框架中。比如在学习儿歌《美味的蘑菇》时,用小纸娃娃表演儿歌,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然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制作纸娃娃《小蘑菇》、《小鸡腿菇》、《小大叶蘑菇》,孩子们积极参与,制作纸娃娃,表演儿歌,气氛十分活跃。以后吃蘑菇的时候,先带孩子背儿歌《好吃的蘑菇》。那些爱挑蘑菇的孩子,虽然吃得慢,但都能吃完,有时还会骄傲地说:“张老师,你看,我把蘑菇都吃了。”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文学作品不仅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们纠正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一首小小的儿歌,一个小小的故事,都在时刻提醒着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2.充分发挥艺术表现的作用。

孩子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在活动中,我们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抓住时机,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纠正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1)自编歌曲。孩子似乎天生对音乐活动有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唱歌,用优美的旋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关于食物的歌很少。为此,我们创作了《甜蜜的食物》这首歌。孩子们唱《吃饭不烦》的时候,情绪特别高。歌词涉及了一些孩子平时不爱喝的牛奶,面包,肉饼,青椒,蘑菇等等。再吃这些饭的时候,我们有意识的让孩子唱歌,晚饭的时候孩子做的真的很好:②手工。《纲要》中艺术教育的目标指出“引导幼儿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通过利用身边的事物或废弃材料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制作“蔬菜人”的活动应运而生。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带来了各种蔬菜:甜瓜、黄瓜、西红柿、蘑菇、萝卜、土豆...操作过程中,老师只讲解了活动的主要规则,孩子们开始有条不紊的操作,每个人的创意都不一样。孩子们高兴地说:“真好玩,真有趣。”当我们把孩子的作品展示给家长看时,家长也对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到惊讶。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蔬菜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做成精美的艺术品,孩子们觉得新鲜有趣,大大提高了对蔬菜的喜爱;8绘画活动。绘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第一次画鸟,树和高楼...画出你最喜欢的食物。虽然你看不到有些孩子在表现什么,但是听完孩子的故事你就会恍然大悟。一个幼童指着凌乱的画面说:“老师,你看,这是我最爱吃的蘑菇炖鸡。这是我最喜欢的西红柿鸡蛋面。这是炒三丝……”不喜欢的食物也能画出来,说明孩子对自己选择的食物的厌恶情绪消退了。

第二,自己动手

1.亲身经历让孩子感受到饮食的重要性。

人饿了,就得吃饭。如果他们不吃东西,他们就会饿。饮食对人很重要。幼儿明白这个道理,但幼儿几乎从不忍受饥饿。在家里,父母想尽办法给幼儿做各种好吃的,在幼儿园指定的地方吃饭,从来不会让幼儿感到饿。在体育活动“好吃的蔬菜在哪里”之后,孩子们因为大量的运动而感到又累又饿。亲身经历大量运动后,人的身体消耗大量能量。为了恢复体力,他们必须补充能量,而补充能量的最好方法就是从饮食中获取。所以,在当天的晚餐中,孩子们明显饮食纪律好,速度快,食欲大增。孩子自己获得实践经验比说教更容易理解。

2.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蔬菜的多变性。

中产阶级的孩子还处于“张口就有饭吃”的阶段。发现家长很少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碍事,麻烦,于事无补,甚至可能会出点意外,所以孩子不知道饭是怎么做出来的甜。于是在“美味青椒”活动中,我们带着孩子们去食堂帮忙下厨房,选菜洗菜,见证师傅们如何切莱剁肉;看着师傅们做饭多卖力,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对饮食的浓厚兴趣,也体验了食堂师傅们的辛苦。食堂的一位阿姨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多吃点,我们就很开心。”孩子们开心地点头;其次,让蔬菜为孩子们变魔术。青芹菜在红色素中浸泡一段时间,在硬小木耳浸泡的热水中变软变大。胡萝卜在上面挖个洞,放上盐,总会“流泪”。阳光下的菠菜变得又干又黄,但在室内还是湿绿的...孩子们在亲自操作这些小实验时发现了蔬菜的一些特性,对蔬菜有了更多的了解,丰富了蔬菜知识。动手操作让孩子见证蔬菜的多种变化,同时了解烹饪过程,体会其中的辛苦,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让孩子感受到珍惜每一粒粮食。孩子把饭撒了,不喜欢的扔掉,吃饭时不吃饭的现象减少了。

第三,情感转移

有效的情绪转移为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创造了氛围。老师、家长、孩子之间的态度都决定了孩子的进食情绪。比如午饭时,老师提前告诉孩子,他们想吃的饭是青椒和土豆,并介绍了它们的营养价值。他们还问青椒可以做什么蔬菜(因为很多孩子不喜欢青椒),同时老师用眼神鼓励孩子。有小朋友说青椒炒肉凉拌青椒,也有小朋友说青椒炒蘑菇西红柿。这样,幼儿的食欲就被激起来了。一顿饭没人挑青椒。饭后,老师摸了摸不挑食的小朋友的头。他们很开心!我们还注重因材施教,重视体质弱的孩子,把吃得少、慢的孩子放在第一组,先给他们吃,坚持多餐少加的原则,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时候请吃饭快的不挑食的孩子适当喂一下不爱吃饭的孩子,体现人文教育,增加情感交流。

第四,环境熏陶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当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在实施儿童健康教育时,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物理环境的创设,还要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在此基础上,注重孩子之间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营造。

1.物质环境熏陶

为了让逐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孩子坚持下去,防止孩子再犯。我们创造了一棵“生长树”,它由许多种蔬菜组成,每种蔬菜都有一些“宝贝蔬菜”,是孩子们最喜欢画的蔬菜。每当孩子不挑食,偏食,吃得又快又干净的时候,我们都会在他(她)的“娃娃菜”上贴上一个小礼物,鼓励孩子继续。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强化,使其自觉控制不良饮食习惯,表现出良好的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就会隐退,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榜样角色激励

榜样的作用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同龄人之间的相互模仿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寻找能起到表率作用的孩子,也就是饮食习惯好的孩子,多表扬鼓励,让孩子产生向他(她)学习的欲望,主动向他(她)学习。当一个爱挑食的孩子能够自觉效仿时,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其他挑食、偏食的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觉得“我也可以吃一顿好饭,我也可以挑食,我也可以被表扬”,从而不断萌发孩子向榜样学习的欲望,达到自我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目的。

动词 (verb的缩写)家庭合作

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这些都不是几个活动,一个阶段的训练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坚持。这个任务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所以我们要求家长配合从网上收集各种蔬菜的功能、营养价值、烹饪方法等信息。在创意活动“蔬菜人”中,动员家长引导孩子在家中创作“蔬菜人”,准备好各种需要的蔬菜。很多家长都很细心,有的把需要的蔬菜切成小块。比如父母珍珍专门带孩子去菜市场,根据自己的想象买了木耳、萝卜条、白菜、胡萝卜、黄瓜。她创作和制作的《蔬菜人》是班上最好的。这样,家长不仅知道了我们的活动,也知道了如何有效地配合。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纠正。

通过前测和后测,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良好的饮食习惯正在逐渐形成。可见,在培养中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实施的策略是有效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中,大部分幼儿能够达到身体发育和自理能力发展的目标:能够独立进食,初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知道吃饭是为了营养,注意不浪费食物,与人一起吃饭有礼貌。

问题与反思:从实验中我们发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要注意循序渐进,不是通过几次活动就能实现听的。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除了要注意策略,还要考虑环境,家庭教育,大人的示范作用,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一些日常的教育渗透和手段的运用,并付诸行动,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