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细节全集

活字通常是指用金属、木头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块,上面有凸起的字母,上墨后印刷,用于排版印刷。

中国北宋时期(1041 ~ 1048),毕升发明了泥活字,这是活字印刷的开端。后来又发展出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泥活字。其中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对后世的影响之大,仅次于木刻。古代朝鲜曾经有铁活字。现代铅合金活字是由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

中文名基本介绍:活字mbth:活字拼音:húo zì朱茵:ㄏㄨㄛㄗㄧˋ字义、基本信息、引文解释、基本概念、历史、作用、优点、演变、制作方法、海外推广、字义活字盘基本信息。宋代毕升发明。清朝以前用水泥、木头、锡、铜、铅等材料制作,现在用铅、锑、锡合金制作。明路沈《金台列传》:“最近巴陵人用铜、铅为活字,印在板上特别方便。”曹鸿逵《活字排版技术》第一章第二节:“所以有人创造单字来排印版。如果有错别字,漏句,多字,改起来就方便了。这个单个的字符叫做活字。”2.指灵活运用词语。明胡应麟《四罗比·新录丹引少室山》:“罗比注云修食,为活字。”相传“罗比”是一种深受少数民族毕氏、罗氏(其实不是)喜爱的馅料面食,所以用“罗比”来代表这种面粉,所以是一种灵活运用的词语。3.指仍在使用的词。鲁迅《致珂瑶书信集》:“其实,在古籍中找活字是骗人的。比如打开《文选》,怎么决定它的文字是生是死?所谓‘活着’的人,无非是一个你一眼就能看懂的词。”活字的基本概念是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单个排版字。在一个正方形圆柱体或长方体顶部的颠倒的单词或符号。常用印刷活字,俗称活字,以金属铅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锡、锑金属,用活字铸造机铸造而成。从活字的字母到字脚的距离称为活字的高度。活字的高度以公制计量,以毫米计量。活字背面到活字肚子的距离称为活字大小,也叫字体大小。在中国,活字是以点制为辅、数制为主的混合制来衡量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发明的。自汉代发明纸张以来,书写材料比过去使用的甲骨文、简牍、碑刻、帛书要轻便、经济得多,但抄写书籍仍然非常耗费人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西平时期(公元172-178)出现了抄拓片的方法。公元600年左右的隋朝,人们从篆刻印章中获得灵感,雕版印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被发明。雕版印刷是将抄写整齐的手稿粘贴在有一定厚度的光滑木板上。薄薄的几乎透明的稿纸正面贴在木板上,字变得反身,笔画清晰可辨。雕刻师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切掉,就成了凸阳文字,与凹阴的碑文完全不同。打印时,将墨水涂在凸起的字体上,然后用纸盖住,轻轻擦拭纸的背面,字迹就会留在纸上。宋代是雕版印刷的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雕版印刷费时费力;二是不方便存放大量书籍;第三,纠正错别字不容易。北宋民间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了雕版印刷。毕升是北宋中期一个普通的平民知识分子,当时被称为布衣。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他于清朝(公元1041-1048)在宋仁宗制作了粘土活字,并进行了排版印刷,从而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雕版印刷的功能可以印几百本甚至几千本,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雕版印刷费时费力,大书往往要几年时间,而且雕版的存放要占很大空间,还经常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不需要重印的小批量书籍就成了废品。此外,刻字中发现错别字,非常难以纠正,往往需要重新刻制整个刻字。优势活字制版恰恰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单活字,就可以随时拼版,大大加快了制版时间。印刷完成后,活字可以拆卸,活字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活字比刻字占用空间小,容易存放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用活字印刷的想法由来已久。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在陶器皿上加盖40字字母。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版的开端,虽然他发明了,但并没有广泛使用”。古代印章对活字印刷也有一些启示。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孟茜笔谈》。公元1041~1048,布衣毕升,用泥土造字,每个字都是一枚印章,用火淬硬,制成陶器。排版时,准备一个铁板,把香、蜡、纸灰等混合物放松。放在铁板上,铁板周围有一个铁架子。铁架上放满了要印的字,是一个盘子。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融化,与活字块融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压在活字上,使文字光滑。你可以打印。这样打印两三份效率不高。如果多份,几十份甚至上千份,效率会很高。为了提高效率,经常使用两块铁板,一块用来印刷,一块用来排版。打印完一张,另一张又重新排列,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词如“之”、“也”等,每个都做成20多个字,以便一版中有重复时使用。不准备的生僻字,临时刻上,立即用草木火焚烧。把从印版上拆下来的所有字,和同一个字一起放进一个小木盒里,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便检索。毕升起初用木头做活字,但发现木纹密度不一样,遇水容易膨胀变形,用粘合剂固结后也不容易下来,于是改做粘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没有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普及。他创造的粘土活字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了下来。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发现的出版物《佛说观武守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傅园至崇宁(1100 ~ 1103)时期的活字书。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最早的历史见证。周必达(1129~1204),宋人,曾用名纪公。晚年向沈括学习毕升的方法,自己印刷作品。他还做了一个小改动,把铁板改成了铜板。铜板比铁板传热好,容易熔胶,但是铜板比铁板贵,对一个公爵来说不算什么。元代姚枢(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儿子杨谷用活字印刷书籍,成为朱的小学和近期思想的记录,以及的《东莱经史》。但阳谷的泥活字是毕升之后宋人改良的,并非毕升中的原始技术。清康熙六年,翟石齐在饶州为官,集磁户,作《易经》。据专家分析,所谓青瓷(活字),可能是用瓷土烧制的用于制作青瓷的陶瓷活字。1718徐山东泰安人,制作陶器活字,印刷《易经》。他将粘土煅烧,制成活字,用于排版印刷书籍,仍然使用毕升使用的方法。19世纪安徽泾县人翟金生,因为看了沈括的《孟茜笔谈》中描述的毕升泥活字技术,产生了用泥活字印刷书籍的想法。他花了30年时间制作了超过65438万个粘土活字。1844,印成“泥印试印初版”。从那以后,他出版了许多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泾县也发现了几千个翟金生制作的泥人。这些活字有五种尺寸。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毕升发明的可行性,打破了一些人对泥活字可行性的怀疑。1962安徽徽州发现的翟氏粘土类型。与阳谷同时代的王镇(1271~1368)创造了木活字。王镇,山东东平人,农学家。他当过几次县官。他留下了一本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书——《农书》。本书附有王镇的木活字刻字、编辑、选字、排版、印刷方法。他在安徽旌德雇请工匠刻制了三万多种活字,并在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试印了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他印了100份,效率很高。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印刷版本的木活字。王镇在印刷技术方面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旋转排字盘。由轻质木材制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七英尺,轮轴高三英尺。轮盘可以在轮轴上自由转动。根据古韵的分类,将木制活字分别放入盘中的格子中。他做了两个这么大的轮盘,排字工坐在两个轮盘中间,转动轮盘找字。这就是王镇所说的:“人以言为基,言以韵为据”。这不仅提高了排版效率,也减轻了排版人员的体力劳动。在排版技术上是一个创举。元代木活字印刷本虽已失传,但当时流传下来的维吾尔语木活字有数百种。明代有许多木活字,大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法。明万历十四年(1586)《元》、《天下寺余识录》、嘉靖《碧水群英待题会元》(约1515~1530)均为木活字印刷。到了清代,木活字技术因为有了它的支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康熙时期流行木活字,大规模印刷木活字书籍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出版。这本书被印刷和雕刻成253,500个枣木活字。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册。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木活字书籍印刷。用金属材料制作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王镇之前,人们用锡做活字。但锡不易用墨水印刷,难以普及。15、16世纪之际,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流行铜活字。铜活字印刷在清朝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最大的工程是印刷一万册古今图书的集成。估计铜活字数量为100 ~ 200万。制作方法毕升的方法是:用陶土做一个同样规格的坯,一端刻上反身字,字的高度与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高,用火硬化,成为单个陶土活字。为了满足排版的需要,在同一个版本中重复出现时,通常会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常用词供使用。遇到生僻字,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可以配合系统使用。为了方便挑词,把泥活字按韵放在木格里,贴上纸条表示。排版时,用一个带框的铁板做底座,在上面涂一层松节油、蜡、纸屑做成的药,然后把需要的粘土活字一个一个挑出来,排在框里。一帧填完就成了版,然后用火烤。当药稍微融化后,用平板把字压平,等药冷却凝固后,就成了版。印刷的时候,只要把墨水刷在盘子上,用纸盖好,再加点压力就可以了。为了连续印刷,使用两块铁板,一块用毛笔,一块用排字,两块板交替使用。印好后用火把烧一下,用手轻轻一摇,活字就能从铁板上掉下来,然后按韵放回原来的木盒里,下次再用。毕升也试验过木活字印刷,但由于木质纹理不均匀,雕刻困难,木活字遇水后变形,难以与化学品分离,毕升没有采用。毕升用泥活字印书的方法,如果只印两三本,就不容易了。如果印几百份、几千份,工作效率极其可观,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印刷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优越得多。虽然现代的凸版印刷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代毕升的活字印刷无法比拟的,但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一样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我国平民发明家毕升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然而,我们对毕升的生平事迹却一无所知。由于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孟茜笔谈》对此有完整的记载。但是除了少数西夏文字的佛经,推测是用活字印刷的,中原地区根本没有用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韩国和日本活字印刷的海外推广,13年底,韩国用金属活字印刷了《凉答顺宗之心》,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书。1376年,朝鲜出现木制活字《通鉴大纲》。1436年,朝鲜用铅活字印刷了《将军镜简编》。16年底,日本用活字出版了《中国古代孝经》和《劝学》。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发明和传播1440年前后,约翰内斯·古腾堡整合了欧洲当时已有的多项技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性地促进了印刷的工业化。1584年,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德·门多萨(Gonzalez de Mendoza)在《大中国史》一书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是通过俄国传入德国,二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的书籍传入德国。古腾堡把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印刷的蓝图[5]。门多萨的书很快被翻译成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在欧洲影响很大。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和作家米歇尔·德·蒙田都同意门多萨的论点。汉学家安田曾以《欧洲中心欺骗的杰作:所谓的古腾堡可能是印刷术的发明者》为题,论证欧洲的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意大利人把活字印刷术引入欧洲归功于出生于伦巴第的意大利出版商帕维洛卡·斯塔尔迪。当他看到凯尔·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活字书时,就用活字法来印刷书籍。为此,意大利人专门在他的出生地竖立了一座他的雕像作为纪念。法国汉学家斯塔尼斯拉斯·于连曾将沈括的《孟茜谈》中有关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一段史料翻译成法文。他是第一个把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介绍到欧洲的人。古腾堡发明的类型实际上含有铅、锡和锑。活字合金因为铅等有害金属,使用麻烦,技术不够,在电脑排版普及后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