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脑阅读笔记
孩子的大脑(智商和情商的真相),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教育早教的书。利用涛哥的分享法搜索100个行业和目标群体的关键词和问题,确实是把握用户需求的好方法。我当时搜索了几类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身体健康问题(咨询一个做宝妈的同学,去看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百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性格培养(打人,说谎等)。).
关于后两个问题,我已经在孩子的大脑里找到了答案,这本书也帮助我构建了教育早教的知识体系。以前的各种问题都是零散的,就像葡萄一样,而这本书帮我把教育早教串成了两串,一个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一个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这会让我清楚的判断自己需要调用哪些知识点来解决各种早教问题。
这是第二次看这本书,会有和第一次不一样的感受。
1,看了一些之前忽略的专业知识点:比如大脑的结构,但是之前只记住了几个简单的概念,比如神经元、理性脑、情感脑、爬行脑;这次我学到了新的东西:关于情商和智商的各种能力也会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发挥作用(现在我对那些概念还很陌生:催产素——母子间的依恋关系;额叶和杏仁核——克服恐惧;镜像神经元模仿;纹状体——注意力;前楔记忆)。了解了这些专业知识,我会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理解他们奇怪表现后的底层逻辑,理解育儿书里提到的很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焦虑。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可爱的小孩儿的成长规律。当我们遇到未知的东西却没有一定的标准时,我们会恐慌,会没有安全感。相反,我们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特点。只要符合这些潜在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坦然接受孩子的各种现象。
2.这本书的框架和主题看完这一次会非常清晰。如果你用古典老师的卡片来读,你会把一本厚厚的书当成好几张卡片。
这次看的时候,我把它分成了三张卡:第一张卡是早教的工具卡,第二张卡是关于情商的五个方面,第三张卡是关于智商的六种能力。
在看工具卡的时候,我会开始主动联系之前看过的相关教育书籍:游戏力培养,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话。比如亲子沟通书籍中所描述的连接、轻推、沟通方式的原理,在孩子的大脑中被总结为教育早教的几种工具,但从不同的案例中再次强化了其重要性。
我在看情商和智商工具卡的时候,发现里面提到的方法其实就是工具卡的实际应用。当整本书拆分成卡片阅读时,就不会像以前那样陷入细节的理解和记忆中,阅读效率会显著提高。
3.我会把书中的要点作为个人成长书籍来读。比如对于现在的自己,有时候不够专注,有时候不够自信,有时候不够自信,有时候没有勇气面对挫折,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当我明白了如何培养孩子相应的能力,我就可以向内看,找到自己没有做到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更好的了解自己,更好的调整自己的行动。这个收获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