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经常要准备教案,这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控制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班语文教案:雨伞能做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1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各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含义,大方表演。

3.鼓励孩子按照儿歌的模式创作歌词。

活动准备:

1,儿歌《伞能做什么?》

2.各种漂亮雨伞的图片。

活动流程:

一、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雨伞,启发孩子思考:雨伞能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躲雨。

2.太阳出来时遮挡阳光。

3、还可以用伞柄钩挂物品等。

第二,让孩子想象雨伞的特殊作用。

展示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让孩子思考:如果蚂蚁、鸟和长颈鹿有一把遮荫的伞,它们会把它当成什么?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大胆表达。

第三,编儿歌

孩子们,老师用你们想象的结果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听,告诉我你觉得什么有趣,好吗?

四、活动结束

当孩子熟悉了儿歌的内容后,可以尝试用之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原有的词句,尝试模仿儿歌。雨伞能做什么?勾东西;雨伞能做什么?当鸟巢;雨伞能做什么?帮助蚂蚁过河...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2活动目标: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模仿儿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伞的作用,感受自由想象后用语言大胆表达的快感。

活动准备:

1,土家文儿歌。

2.一把带挂钩的伞,一人一把。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展示雨伞,引导孩子观察雨伞的形状;

老师:刚才,孩子们看得很仔细。你能告诉我伞是什么样的吗?

老师根据小朋友回答总结:伞面是圆形的,伞柄是直的,还有一些弯曲的伞钩。

二、基础部分

(一)、引导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

1,老师:“伞能做什么?”(遮风挡雨,防晒。老师会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及时播放土家文的儿歌,并带领小朋友读两遍。

2.让孩子感知问答儿歌的形式,通过问答的方式练习儿歌。(老师让孩子回答,孩子让老师回答,男生女生互问互答)

(2)、学习模仿儿歌:

1,老师:除了儿歌里提到的伞的用途,伞还能做什么?

孩子自由回答,老师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2、老师和孩子* * *看儿歌的模仿。(老师让孩子回答,孩子让老师回答,男女生互问互答。)第三,最后带着孩子去户外玩雨伞,体验雨伞能做什么。

用儿歌:

雨伞能做什么?遮住太阳。

雨伞能做什么?遮风挡雨。

雨伞能做什么?当作拐杖。

伞还能做什么?我看不见,掩护你。

提示:本教案有配套课件。点击下载。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2.全班小朋友基本都能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了解雨伞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3.孩子参与广泛,但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4.孩子在模仿儿歌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会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语感的培养。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3.活动目标:

1,了解雨伞的各种功能和用途。

2.试着通过替换词来模仿儿歌。

3.感受运用语言和想象力的乐趣。

4.拓展孩子用伞做游戏的想象力和体验。

二、活动准备:

1,一把实体伞。

2、图片:雨伞、问号、小蚂蚁、小鸟、长颈鹿等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展示你的雨伞,介绍活动。

1.今天老师带了一把伞。漂亮吗?

2.如果你有一把伞,你会用它做什么?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展示相应的图片,学习儿歌中的新句子。

(遮风挡雨,遮太阳,当拐杖,不见天日,罩着你)

(2)看图学儿歌《伞能做什么》。

1,老师问,小朋友按顺序回答雨伞可以用来做什么。

2、引出儿歌:伞能做什么?

老师完整地背诵了孩子们的歌曲

3、孩子看图读儿歌完全

4.分组朗读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的问答结构。

(3)在熟悉童谣的基础上,学会替换原话,模仿童谣。

(1)如果小蚂蚁有这样一把伞,它会用它做什么?(小朋友猜,然后出示图片:小蚂蚁用雨伞当船)

(2)一只鸟可以用雨伞做什么?(展示:鸟儿用伞做窝)

(3)长颈鹿用伞能做什么?(展示:长颈鹿用雨伞当帽子)

(4)读新儿歌《一把伞能做什么》。

1.我们把小动物如何用伞的故事放到儿歌里来读吧。

2.让孩子尝试创作儿歌。

3.我们一起读儿歌吧。

(5)学习如何使用雨伞。

1,雨伞真的很有用。你会用雨伞吗?开伞需要注意什么?

2.收伞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总结:开伞收伞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打其他孩子或者其他东西。

(6)用雨伞玩游戏

让我们玩一个雨伞游戏(折叠-非常小,展开-非常大)

用儿歌:

雨伞能做什么?遮住太阳。

雨伞能做什么?遮风挡雨。

雨伞能做什么?当作拐杖。

伞还能做什么?我看不见,掩护你。

课后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问孩子们:雨伞能做什么?孩子小的时候,答案永远是:伞能遮太阳,那么伞能干什么?但是童谣的第一部分省略了,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我们都强调孩子要在语言活动中完成单词。在孩子心中,这种完整的叙事早已有之。所以谷老师在评价中说,活动前可以适当改编童谣,适合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

活动中,我也发现了徐老师提到的一个点。第一个环节“遮风挡雨,遮风挡雨,当拐杖,隐形,罩着你。”这些新短语只学过一次,巩固的不好,所以第一个环节速度比较快,有点急。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4项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各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含义,大方表演。

3.鼓励孩子按照儿歌的模式创作歌词。

4.培养孩子的礼貌和对劳动的热爱。

5.培养孩子快速思考、解决和反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儿歌《伞能做什么?》

2.各种漂亮雨伞的图片。

3.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

活动流程:

一、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雨伞,启发孩子思考:雨伞能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躲雨。

2.太阳出来时遮挡阳光。

3、还可以用伞柄钩挂物品等。

第二,让孩子想象雨伞的特殊作用。展示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让孩子思考:如果蚂蚁、鸟和长颈鹿有一把遮荫的伞,它们会把它当成什么?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大胆表达。

第三,小朋友,老师根据你们想象的结果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听,告诉我你觉得什么有趣,好吗?

第四,当孩子熟悉儿歌的内容后,可以尝试用之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的原话,尝试模仿儿歌。

雨伞能做什么?勾东西;雨伞能做什么?当鸟巢;雨伞能做什么?帮助蚂蚁过河...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2。全班小朋友基本都能读懂童谣,理解童谣的内容,了解雨伞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3。孩子参与面广,但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4。孩子在模仿儿歌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会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语感的培养。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5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内容,了解雨伞的各种功能。

2.发挥你的想象力,试着模仿儿歌。

要准备的活动

课件准备:雨伞的各种实景图片;

“伞能做什么?”插画和儿歌音频;

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

活动过程

老师展示雨伞的图片(或让孩子带雨伞)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雨伞。

这把伞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

想一想,伞能用来做什么?

总结:雨伞可以用来挡雨;涂层伞可以用来遮太阳;直柄伞可以当拐杖用;有弯柄的伞可以当挂钩之类的。

老师展示课件中的插图,引导孩子观察屏幕上的雨伞在发挥什么功能。

仔细看看。图中的人用雨伞做什么?

多次播放课件中的儿歌。请仔细听,并根据图片复述儿歌。

-儿歌里伞能做什么?

儿歌中最常见的句子是什么?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几个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孩子想象雨伞的其他功能,模仿儿歌。

如果蚂蚁、鸟、长颈鹿有这样一把伞,它们会拿它做什么?蚂蚁过河时,用伞当船。鸟儿从树上挂伞当巢;长颈鹿把雨伞放在头上当帽子...)

-我们来试试,把你想象的这些功能改成儿歌,一起创作一首新的儿歌!雨伞能做什么?当一艘船。雨伞能做什么?做一个鸟巢雨伞能做什么?作为帽子。)

活动扩展

* * *在家教育:请孩子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在周围环境中寻找雨伞,说说雨伞起到了什么作用,并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技巧

是启发孩子想象力的重要环节。老师需要引导孩子把想象力和伞的形状结合起来,问孩子为什么伞可以当船用。为什么伞可以是鸟巢?为什么雨伞可以当篮子用等等。,来合理化孩子的想象力。也可以要求孩子们在其他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附儿歌

雨伞能做什么?

雨伞能做什么?遮住太阳。

雨伞能做什么?遮风挡雨。

雨伞能做什么?当作拐杖。

伞还能做什么?

我看不见,掩护你。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6项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各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含义,大方表演。

3.鼓励孩子按照儿歌的模式创作歌词。

4.帮助孩子体验和理解故事,并尝试解释简单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特征。

活动准备:

1,儿歌《伞能做什么?》

2.各种漂亮雨伞的图片。

3.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

活动重点:

活动难度:

活动流程:

一、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雨伞,启发孩子思考:雨伞能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躲雨。

2.太阳出来时遮挡阳光。

3、还可以用伞柄钩挂物品等。

第二,让孩子想象雨伞的特殊作用。展示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让孩子思考:如果蚂蚁、鸟和长颈鹿有一把遮荫的伞,它们会把它当成什么?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大胆表达。

第三,小朋友,老师根据你们想象的结果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听,告诉我你觉得什么有趣,好吗?

第四,当孩子熟悉儿歌的内容后,可以尝试用之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的原话,尝试模仿儿歌。雨伞能做什么?勾东西;雨伞能做什么?当鸟巢;雨伞能做什么?帮助蚂蚁过河...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2.全班小朋友基本都能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了解雨伞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3.孩子参与广泛,但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4.孩子在模仿儿歌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会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