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避免自己的焦虑成为孩子发展的绊脚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被灌输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其实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发展过程。父母过于急躁,小心翼翼的鼓励,最终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静静来自单亲家庭,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他要求很高。3岁时,她报名了少儿钢琴、跆拳道、早教班等。每天除了上班,其余时间妈妈带他去各种培训机构,他默默无闻没有朋友。他在幼儿园不喜欢和其他同学一起玩,总是一个人。

有一天,他妈妈刚下班回来,正要带他去上早教课,他却跑到房间关上门。反正他也没打开。他妈妈很生气,对他说:“妈妈这么努力,就是为了让你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你就这么不懂事,对得起她的辛苦吗?”你父亲不负责任。没想到你是个不负责任的人。我怎么会这么惨!”说这话时,他蹲在地上哭了。很快,他默默的打开门,走过去轻轻的抱住了妈妈。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如果父母或母亲患有焦虑症,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孩子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

父母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父母不能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童话大王郑说:“父母要把家庭的荣耀背在背上,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成长环境。”

乐乐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嘱咐她不要做剧烈运动。她从小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长大,有时候羡慕别人在阳光下自由奔跑,自己却只能慢慢走。后来,她为自己感到高兴。她的父母从来没有强迫她做任何事情,她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成长。

她的父母没有给她报任何课外辅导班,但她各科成绩都很优秀。她喜欢绘画,所以她的父母尽力为她创造最好的条件来发展她的爱好。

孩子的成长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父母需要做的是创造条件让他们慢慢成长。俗话说“一棵树要十年才能长成,但一棵小苗要十几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孩子的成长更需要时间。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多陪陪孩子。

伊一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把她留给了乡下的爷爷奶奶。虽然父母经常买各种好看的衣服鞋子玩具送她,但是真正陪伴她的时间很少。

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妈妈都会打电话回来问她考试成绩好不好。如果她做得好,她妈妈会买更多的玩具来奖励她。如果她做得不好,她妈妈会打电话教训她。

他们经常对她说:“爸爸妈妈之所以在地里这么辛苦,就是为了给伊一创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伊一羡慕别人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对于孩子来说,物质条件再好,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当他们感到孤独的时候,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父母的陪伴,会给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给孩子一个尝试和犯错的机会。

丁丁总是反着穿鞋子。他妈妈从来不怪他,而是耐心的教他如何分辨孩子的形状,如何分辨左右方向。一段时间后,丁丁可以自己穿上鞋了。

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探索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要走很多弯路,犯很多错误。家长要给孩子自己探索的时间,让他们一点点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让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除了学习,孩子的人生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

多多非常喜欢跳舞。只要音乐的节拍开始,她就可以跟着跳,但是她的父母不让她学跳舞,理由是跳舞会耽误学习。

多多在学校成绩一般,父母请了专门的家教来家里帮她补习,但效果一般。老师在给她讲课的时候,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总是问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让老师下不了台。几个老师对她很生气。爸爸妈妈很生气,也很讨厌她,但是很无奈。

后来多多参加了一个舞蹈比赛,成绩不错。爸爸妈妈决定不再执着于他的学习成绩,而是给她一个学习舞蹈的机会,让她发展自己的爱好。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性格决定命运”。

在人漫长的一生中,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孩子不一定只靠成绩好就能收获幸福的生活,行为习惯、性格特征、与人相处、沟通合作的能力也很重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适应和磨合,最终找到适合孩子的成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