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好汉语拼音?
第一,借助情境,单纯学习发音。
“语音学是口耳之学”。学习汉语拼音,首先要学会正确读声母和韵母。这47个拼音字母有不同的发音和形状。如果每个字母都向学生详细介绍发音器官、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学生一定不喜欢,也听不懂。可以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演示讲解,引导儿童在“听”和“读”中学习字母发音。
1.学习在上下文中发音。
“二境”是指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境图”和“情境歌”。我们可以借助这“两个条件”帮助孩子在口语生活和拼音学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孩子凭借口语经验建立起字母符号和具体发音之间的联系,从自发的自然口语发音转变为自觉的、可辨别的标准字母发音。比如在教声母“b p m f”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书上的态势图,告诉他们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找出与字母发音相似的已有口语经验。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孩子看图,读情境歌曲:“爸爸带我爬上山坡看佛祖。喊话器上有广播,不要碰佛。同时引入首字母“b p m f”并显示在态势图中相关事物的旁边。告诉学生收音机上“broadcast”的短读音是声母“b”,山坡上“slope”的短读音是声母“p”...借助“二境”,字母可以轻松发音,让学生觉得字母亲切、熟悉、易学。同时,优美的情景画面和情景化的歌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2.理解模仿中的发音要点。
情景图表和情景歌曲引出字母的发音。真正做到正确读信,需要老师的正确示范和引导。
“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要重视示范发音,引导孩子认真“看”——发音时观察教师的口型;仔细听——听字母的正确发音;朗读——模仿老师,自己练习阅读;主动“说”——把发音点简化成顺口溜或童谣,边说边记。比如教单元音A的发音,老师可以先夸张地张开嘴,引导学生看口型,听老师发“A”音。然后讲解“A”的发音方法,嘴大张,发音长而响亮,发音过程中口型不变。最后,让孩子模仿练习自己的A的发音,带领孩子把发音要领编成顺口溜“张嘴A A A A A A”,一起拍手,说,记。
教师在做好语音示范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元音和声母的发音规律,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汉语拼音字母可分为四组:单元音、声母、复元音(包括一个特殊元音R)和鼻元音。这些音标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都有自己的规律可循。比如单元音A O E I U u的发音口型大小与它们的排列顺序有一定关系;大多数声母要突破障碍才能发音;复元音多由两个单元音组成,发音从上一个字母的音快速滑向下一个字母的音;鼻音元音是后面跟着鼻音作为尾音的元音。在教学中,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到规律,如:唇力b p m,唇力f f f;舌尖上用力D和T...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元音和声母的发音规律,了解一组字母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看到字母的形状就知道如何发音,让“教”和“学”变得轻松简单。
3.在体验中掌握发音方法。
拼音教学要重视听读训练,但如果老师和学生总是反复读,就容易造成大脑疲劳,让孩子疲劳。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龄早期儿童的视觉敏感度增加很快。当刺激同时作用于不同的分析器时,大脑皮层感知到的事物的个体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感知就越完整和准确。所以,为了让孩子学得牢固而快乐,教师在教授字母发音时,一定要为声音找到形象的支撑,让抽象的发音方法看得见,摸得着。比如在教声母b p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着小镜子看声母b p的发音,了解声母b p同音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把b p送到一张小纸片上,感受和体验声母b p发音时气流的强弱,从而辨别B P发音的差异,正确发音。二、说唱画画,快乐学字母。
要想让孩子上好拼音课,学好拼音,就要千方百计点燃并保持学生对拼音的兴趣之火,让学习拼音成为孩子着迷的乐趣。低年级的孩子焦躁不安,容易分心。只有那些生动、直观、有趣的东西,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脑海中记忆深刻,而不需要太多的努力。针对低年级儿童“无意识记忆”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字母时,可以采用一些活泼的教学方法,如说、唱、画、玩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使字母教学变得有趣,让孩子快乐地参与学习。
1.记得有儿歌的字体。
短小、简洁、朗朗上口的童谣便于低年级儿童阅读和记忆。我们可以根据拼音字母的物理特点,制作自己的童谣,让学生在读和唱的时候很容易记住字形。语文课本上的形声字②是我们创作这类象形儿歌的主要依据。比如根据课本上的声母B的音标图——运动员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冲浪的画面,声母P的音标图——小猴子骑着滑板车爬上山坡的画面,引导学生编童谣:“帆板BB BB,小猴子推着手推车PP”。在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生活创作儿歌。有同学说:“B就像我们听的收音机。听收音机b b b”有同学说,“B就像一部带天线的波导手机,而波导手机是BBBB”。还有“像个6字bb bb,牙刷bb bb”等等。这种儿歌不仅可以读,还可以自己唱,或者用学生熟悉的儿歌旋律加上自制的儿歌改词演唱。比如我们用儿歌《两只老虎》的旋律,把歌词改成了歌曲《区分声母B和P》。
2.跳舞和突破困难。
在这47个元音中,有的字母形状相似,有的字母发音相似,让孩子很难区分和混淆,给学生学习字母带来困难。对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解放孩子的手脚和大脑,让孩子全心全意地参与,多方面感受字母,在游戏中突破难点。比如引导孩子分辨声母N和L,可以设计捏鼻子猜发音的游戏,让一个孩子捏另一个孩子的鼻子,感受他发鼻音N和边音L时鼻子里气流的强弱,猜该发什么音,通过孩子手和鼻子的参与来分辨N和L。
再比如:“b p d q”四个字母形状相似,学生很难准确区分。在教学中,我让孩子模仿娱乐节目《超变》。几个学生合作用他们的四肢摆出字母的姿势。一个孩子站着,另一个孩子蹲下来,把脚靠在脚上,双手绕过站着的孩子的膝盖,把身体向左拉伸成D,向右拉伸成b .一个右手放在头上站着的孩子变成P,左手放在头上变成q .还可以制作简单的教具,带领学生玩拼图游戏, 让孩子听老师的发音,快速拼出相关字母,如“一竖”“半圆”拼出相关字母,“两竖”分别拼出X和Y。 此外,还有字母绕绳、字母手操等,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跳舞”度过字母学习的难关。
3.让学生喜欢写作。
写字是孩子学习用笔写字的开始,也是巩固字母、记忆字形的有效方法。为了让孩子学会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我们在教学中实施“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引导孩子学会看课本上的笔顺表,知道字母是怎么一个一个写的,住在哪个盒子里。第二步,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理解写作要点。第三步,学生自己画红模仿写字,在写字练习中学习写信。
初学者的写作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枯燥和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耐心指导、鼓励表扬、手拉手帮助路上的孩子,还要精心设计写作练习,努力让写信成为孩子喜欢的事情。其实只要安排得当,要求适中,写作练习也可以成为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调整。读书、唱歌、写字、画画——不断改变孩子的学习姿势,这才是孩子学习的真正意义。比如我们经常用给“字母宝宝”找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用“跟着箭头走迷宫”的方法,引导学生看笔顺,画红,写字母;用生动直观的教具展示字母和笔画的和谐组合,学会漂亮地书写字母。根据低年级孩子喜欢画画的特点,设计一些充满童趣和智慧的作业。比如让孩子根据声母、颜色字母的排列来画画,创作字母画,为自己的名字设计拼音字母图标等。,让孩子在写字画画中用手用脑巩固知识,启迪智慧,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