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早教神器

这周带儿子去上早教课,小家伙的表现再一次打动了老师。早教班的老师跟我说要提升我们,认为小家伙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完全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挑战。说实话,我还有点骄傲。

这不是第一次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因为语言能力强而受到表扬。他现在已经完全抓着长句不放了,已经进入了发展能处理各种逻辑关系的(shén)速度(fán)阶段。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就是他经常把我和他爸堵的说不出话来...嗯,我又低调了一点。

其实我是一个基于放养教育策略的麻。基本上我对儿子的教育属于放任主义。不过出于寓教于乐的考虑,我还是给他选了几个app和一大堆绘本。当然,这些与他堆积如山的玩具相比还是相形见绌。想了想他一岁到现在的语言发展,发现那些app都有点功劳。所以我决定对这些app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主要分享我选择它们的原因。

一、MoreChinese王国系列

事实上,这三个应用程序对孩子来说有点超龄了。但是他很喜欢,属于那种玩的很专注,基本不需要我从旁指导的那种(那么省心,可以偷笑懒我)。三大系列app包括汉字王国、英语王国、数字王国,涵盖了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以汉字王国为例。通过米娅和米娜的故事,整个过程似乎是在和两个朋友一起体验故事,而不是学习。

MoreChinese(MC),中文注册为Moqi,据说是腾讯一位资深董事和教育专家的跨界组合,并得到知名互联网大亨和顶级风险投资家的支持。它的野心是成为移动时代的乐高。就其下设计的几款产品来看,都可以算是移动时代教育产品的代表作。“王国系列”孩子实际上可以玩的范围有限。毕竟他属于学龄前的小盆友,但是在玩的过程中,他可以看书,可以做事,可以背故事,所以我还是强烈推荐。

第二,叽里咕噜。

这个本地化的产品据说有北美的基因。基本上我都是用它磨耳朵的。而且我对Eva的英语教育是非强迫性的,只是从培养语感的角度刺激他的耳朵。这款产品号称是浸入式英语教育的先进理念,但产品和理念还是有很大差距。改天有空可以详细拆解一下,今天我就说说我是怎么用的。

主要内容包括启蒙课程、社区、商场三个方面。我们读了一段时间的启蒙课程。前期,男孩非常热情地学习了交通系列,包括里面的儿歌和游戏。然而,当他上升到穿衣吃饭等一系列好习惯时,他开始显得不那么有耐心了。并且改版后,其特色的“磨耳朵、看动画、打文字、看绘本”四个部分被弱化为三级目录,孩子自己找不到,而商城的内容却越来越突出。从产品改版不难看出这款产品的经营理念。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今年JD.COM图书发布的《图书音像市场年度报告2016》。报道提到了一个让我震惊又在情理之中的研究结果:2016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类别是儿童读物。其中,童书用户在70后读者中占比19%,在80后读者中占比16.9%,在90后读者中占比10.3%。70后80后父母的购买力可见一斑。因此,不难理解李稷啦啦等早教app的产品趋势。

不过个人感觉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我简单说几个存在的问题:

1)虽然有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动画、音频、绘本等。),资源和课程结合不紧密。在这方面,接下来要介绍的APP显然比它好。由此引发的主要问题是,家长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自行挑选内容资源,而这恰恰是大多数家长的一大痛点;

2)孩子分年龄教育也有很大问题,其实和上面一样。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资源丰富,没有精准的点位。在不同年龄段的教育中,我主张使用乔虎系列,但乔虎过于死板,对于后期发展会逐渐分化的小盆友来说缺乏一定的自由度;

3)互动内容明显不足。除了课程中教授的一些亲子游戏,孩子们在其他学习资源中缺乏互动和重复来加深学习印象。

或许对于稍微大一点的朋友来说会是一款不错的产品,毕竟从资源丰富度和社区活跃度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其实我一度怀疑我家男生主要是喜欢看Yoyo的美女老师(捂脸,我能预见未来……)。反正他每次看视频课都只要求和老师一起看集。不过值得表扬的是,直播课程中老师的发音非常地道,值得一听。

三。海宝镇

这个app主要用来搭配我给他买的绘本。我还是极力主张他多读书,少玩手机iPad,但是中国同龄孩子的绘本太悲剧了,读不下去。所以我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国外的绘本。但是如果外语绘本都是自己讲的,总觉得不那么生动,所以这个神器帮我解决了大问题。

在儿童之宝购买的所有绘本都可以同步音视频到app的书架上。同时,童宝课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绘本的选择问题。对应课程的每一个小结里都会有一些互动答题练习,进一步加深了男孩对童书关键词的印象。也可以在读书圈分享宝宝读的音视频,不过个人觉得读书圈比较初级,社交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当然,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规划和发展方向。对于产品团队来说,往往不在其中,无法理解其中的一些问题。而且没有数据和用户研究。我只是以用户的角度总结产品的体验,不能代表大部分用户的意见。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app的开发者都是深圳公司的,挺有意思的。

总的来说,其实儿童的语言发展主要靠持续的输入积累和最终的爆发式输出。而这些app更多的是让输入过程更有趣,对小家伙更有吸引力,更丰富多彩,更有想象力。但想要孩子有效输出,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即在语言发展阶段,要经常告诉他,他的反应需要及时的关注和鼓励,为他创造一个愉快的输出环境。

最后,我需要提醒所有围观群众,入坑需谨慎。如果你想被魔声传下去(我家可能已经以某种方式生下了唐嫣同志的接班人...),相关内容请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拍摄,本人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