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行业的冬天
之所以重视高考,是因为它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哪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对于社会更加残酷的竞争,高考无疑是为了帮助孩子在未来获得更多的选择和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记得小时候,高考和科举一样严肃。班主任谆谆教导我们,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时刻,每多一分考试成绩就能淘汰省内几千人。改变命运或者甘当咸鱼都是一场赌博!
目的是好的,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承认,我不属于精神状态好的类型。作为一个文科生,每当考试想到答错一道题,就会被千夫所指。每次我握笔的时候,我总是会颤抖...最终成绩比预估分数差10分。不知道是不是都是从卷子里扣的。
但并非一切都是真的。刘老师对待高考的态度很轻松。据说那天早上7点多她骑着自行车去了考场,看了一张流动的答题卡后,考完试回家吃饭。唯一不同的是,餐桌上比平时多加了两道菜。
据说她高考的时候父亲不知道,直到邻居给我发错了录取通知书,她才知道女儿考上了大学。
现在的考生都是00后,生活条件比我当时不知道的好很多,但是焦虑的味道越来越浓。父母不能再无动于衷,微笑着安慰孩子不要紧张,但同时又要和自己较劲。请来佛纸砚,怕我耽误了家里的“文星”。
来自高考的焦虑正在不断的影响着整个教育行业,最近有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让整个教育培训行业陷入了寒冬。多家学科教育培训机构被开出天价罚单,教育机构即将换届。
而这样的一个消息,让家长们更加心慌和焦虑。高考政策不变,限制补考。孩子们怎么办?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嗅到另一个政策,就是一方面国家打压学科教育培训,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幼儿园、培训机构都不得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大力鼓励和支持托儿服务。
所有政策都植根于一个核心。教育要回归教育本质,为孩子提供适龄的课程和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
相对于高考的焦虑,更让我们焦虑的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条件更好的今天,0-3岁的孩子有很多教育问题。
语言发育缓慢,社交障碍,不合群,电子产品太多,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层出不穷。教育走向了不公平的两级极化。重视的家长太关注了,每天用好眼睛盯着孩子的成长。有一点和他们预想的不一样,都觉得孩子有问题。整天焦虑不安,生怕错过孩子的任何一个关键期,会耽误孩子的成长。
另一个极端,我认为早教只是好玩,但我不能上学。孩子生下来,我扔给老人和保姆就没事了。为了让孩子吃好,照顾好孩子,我把孩子丢给动画片,丢给手机,丢给IPAD,我也称之为向动画片学习。直到发现孩子盯着对方看,听不懂指令,无法与外界交流,不会说话,完全坐不住,才着急求助。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即使不能过全独木桥,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
因为教育是散步,高考的学习只是马拉松的赛道。
早期教育是决定孩子大脑发育程度、社会交往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些不是种族,而是决定一个孩子是否会走路的基本生存能力。对于不重视早教的家长,我很无奈。一个连走路都不会的人怎么跑马拉松?
更可怕的是,我看到很多家长把高考的焦虑和学习的功利性带到3岁,把“准备期”缩短到3岁...
对于禁止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的规定,很多家长留言问我,3-6岁学不了这些东西,那应该给孩子选什么样的课程呢?
在学前课程的选择上,我给“焦虑”的家长一些建议,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
6岁之前的任何学习,一定是快乐的,也只能是快乐的。
实现你的梦想
对孩子的爱大于希望。
这里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的希望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登上科学巅峰;有的希望孩子在体育、艺术方面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明星;其他人一直希望有一天他们的孩子能在商场上叱咤风云。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的爱是不是太功利了?
在最近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一位母亲的教育理念令人难以置信。
这位母亲说,6岁的女儿从3岁开始接触课外辅导班,到6岁时,已经花了654.38+0.2万多元。
这么小的年纪,三年花了654.38+0.2万,对于很多人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6岁的孩子被各种各样的课外班拖着往前走,每天被父母带着在北京的培训机构四处奔波。
表演、声乐、芭蕾、心算、钢琴、走秀都是Sunny想上的课外班。
与公司签约13.8万,其中一对一声乐表演约40万,两场工人运动会30万,纽约时装秀约20万,还有一些其他培训表演班和散班,合计1.2万...
孩子妈妈也说,孩子的教育费用其实大部分都是奶奶资助的,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她还卖了一套房。
对此,有网友评论道:
“三年花了1.2万多。姑娘家有矿吗?”
“10年挣不了这么多钱,这个小姑娘三年就花光了。”
“对有钱人来说很正常。养孩子都是值得的。朋友家的小男孩,一年要花100元培训,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优势。”
“我的天,这哪是花钱上课外班?这简直就是明星包装现场。”
我们不评价训练的结果是否能让孩子脱颖而出,也不评价这些花费是否值得。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庭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原因只有一个,让孩子成为“明星”。但成为“明星”真的是他们的愿望吗?她真的幸福吗?我们不知道,但我想说的是:
不要把我们所有的遗憾和希望都倾注在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身上。他们真的负担不起这么沉重的梦想。别人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家长应该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
如今,高考不再是独木桥。自主招生,艺考,职业培训,留学...现在,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和方法来帮助我们的孩子成功和成才。
高考虽然公平简单,但不是唯一。作为家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能力,形成习惯,做好亲子沟通和交流才是王道!少一点焦虑,给孩子一点喘息的空间,会给孩子一个静待花开的机会。
请相信,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使命的。
让孩子放松,做他成长的见证人。
请不要以爱的名义阻止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