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在国内越来越普及,但对孩子真的有用吗?

很多家长看到文章标题可能会说:“这怎么可能?早期教育对孩子有害。这么多人怎么给孩子做早教?!"

在这里,边肖只能说,“大多数人选择做的事,不一定是对的!”

作为父母,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智能开发基本上都希望越早越好。也是这几年早教机构越来越火爆的情况!

然而事实是,早期教育对孩子的伤害真的很大。

早期教育不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条件。

德国曾经试图将幼儿园改革从趣味改为写作和算术,最后放弃了。

原因是在改革之前,德国政府资助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研究人员选择了50所以早期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和50所注重乐趣的传统幼儿园,并对所有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和比较。

刚开始确实是幼儿幼儿园的孩子学习水平更高,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孩子上小学。

然而,这种优势并没有永远持续下去。到小学四年级,早教组的孩子不仅没有学习优势,而且成绩明显低于传统幼儿园的孩子。此外,早教组的孩子明显缺乏社交和情感技能。这是早教最大的危害。

因此,德国政府取消了改革幼儿园的计划。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早教组的孩子更容易与人发生摩擦,更容易犯罪,更不容易结婚。

在1967期间,研究人员将密歇根州68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随机分配到传统的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和教师直接授课的幼儿幼儿园。

为了保证效果,研究人员还每两周去他们家一次,教家长如何按照幼儿园的风格教育孩子。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这些孩子年满23岁。

学习成绩:早教组一开始有优势,很快就被抹平了。但是这项研究最惊人的发现是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

行为质量:到15岁时,早教组儿童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次数是传统组儿童的两倍;到了23岁,传统组有13.5%的人因为犯罪被抓过,而早教组的比例高达23.4%。早教组仍有19%的人曾用武器威胁过他人,而传统组没有。

总之,他们不善于与人相处。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这个研究的对象是穷人家的孩子,美国穷人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这就是我长大后犯罪率那么高的原因。其他没有具体使用穷人的研究,尽管没有如此明显的高数据,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早期教育不利于孩子大脑发育,容易养成孩子功利心。

超前的早教知识会把不属于儿童发展阶段的内容强加给不具备能力的孩子,比如我们常见的两岁孩子背古诗、背古词等。这些孩子的能力其实还不足以理解古诗背后的含义。当孩子能理解意思的时候,就习惯了“死记硬背”,而不是靠理解去记忆。

所以这种早期教育方式其实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记忆。

韩国曾经掀起了鼓励一岁宝宝学习英语、瑜伽甚至哲学的热潮,但后来这些宝宝大多出现了情绪焦虑、注意力障碍、认知发展不平衡等心理疾病,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另外,早期教育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功利,会刻意迎合父母。当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会先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让父母开心,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

在六岁以前,孩子们真正的任务是玩耍。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戈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她的著作《园丁和木匠》(Gardeners and Carpenters)中说:在六岁之前,儿童真正的任务不是学习阅读、写作和做数学题,而是玩耍。

孩子们会在玩耍中自己学习。他们将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分享,公平竞争,团结友好,也学会礼貌,尊重和社会交往的界限。

进化生物学家大卫·威尔森认为,儿童成长的过程看似灵活,实则非常严格。儿童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环境信息的正确输入。

9个月以下的儿童不需要额外的音频和视频多媒体信息。让孩子长时间听音乐看电视,会导致孩子长大后注意力无法集中。

18个月以下的孩子,只有听真人说话,与真人互动,才能提高词汇量。其他方法都没用,而且有害。

2岁以下的孩子只适合接触三维物体——也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普通物体,比如玩具和人。而二维的东西,比如书籍、图片,只会阻碍他们感性能力的发展。

人的听觉、视觉、各种感知能力、大脑发育都是有顺序的。提前给一个不该给的刺激,很可能会让这个时候应该发展的东西发展的很差。

六岁以下孩子的任务不是用惊人的学习成绩来荣耀父母,而是健康成长。义务早教在害孩子。

边肖消息:

孩子在玩耍的年纪被要求学习,太痛苦了。相比较而言,适龄玩,适龄学,才是最规律最科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