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孩子选择超长班?
但是今天,我的朋友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了兴趣班的意义。首先,她支持兴趣班。比如很多孩子其实是自己想去上兴趣班的,而不是被父母逼的。上兴趣班的意义在于:第一,目前孩子的娱乐方式太匮乏。如果他们不参加兴趣班,他们只能在家看电视和玩电脑。不如去兴趣班陪孩子玩,学点东西;第二,有一个爱好也会在其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学习。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但他的爱好在某一方面很突出,老师可以引导他“看到你在那里做什么,说明你有能力让你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好”,而那些不擅长的孩子则相对困难;第三,天生的孩子是好的,但是会有入学后难以融入的问题,因为周围的朋友都知道这个知道那个,却什么都不会。的确,人是群居动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的价值。但其实真正强大的人应该是以自己的精神需求来衡量自己的,但真正强大的又有几个呢?想起昨天看到的新闻,一个超模说:一个真正的女人是她想成为的任何东西。真正的女人都是TM任性的。我很羡慕她,但是我不能。这可能就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区别吧。就是这样。我们要跑题了。。。);第四,孩子要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
朋友的观点从另一个方面给了我全新的启发。发现自己之前真的陷入了兴趣班的负面评价,拒绝接受它的正面之处。如果一个孩子真的喜欢某一种民间艺术,或者在某一方面有天赋,而父母又无力做孩子的老师,我们是否可以转向兴趣班?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如何确定一个爱好是孩子的真实意愿还是优势,是父母的想法还是父母诱导孩子的想法?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地方,不能上兴趣班,可以上什么兴趣班。要知道,童年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兴趣,会本能地吸收接触到的东西。但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无论是性格还是天赋。很多孩子确实对很多特色班很感兴趣,比如音乐、舞蹈、故事等等,但是这种兴趣能持续多久呢?如果他们想半途而废,父母是应该顺从他们的意愿,还是努力让他们坚持?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否应该让他们坚持?我们怎么知道当他们想放弃的时候,遇到了所有学习都会遇到的瓶颈期,或者他们真的不适合学习这项技能?如果是瓶颈,也许就是打通的方法,孩子真的会掌握一门对自己终身有益的精神技能。那如果他们真的不适合学习,岂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聊了半天,发现问题又回到了父母身上。我想到了一个词:出身世家。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是通过我的一个从事青少年心理学的小姑子。当时对这个词的理解和纯天然绿色食品的意思差不多,没有太多关注。后来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三个不同外国家庭的孩子命运的不同。AB的父母都很成功,是高级工程师和外科医生,孩子也是名校毕业,在知名企业担任要职。C家是未婚妈妈。虽然她的孩子后来被一个正常的家庭收养,养母也对她进行了精心的培养,但孩子还是成了一个未婚妈妈。文章想说明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系列无止境的原生家庭形式的重复循环”,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是自己原生家庭命运的重复。“知道这个道理,会促使每个人慎重考虑自己的人生决定,鼓起勇气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好像又太过分了。。。回到原来的话题,每个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下一代比这一代更好,或者至少不会更差。但如果家长没有相应的能力,把孩子的培养寄托在学校和兴趣班上,真的能发挥孩子的优势吗?比如父母五音不全,从来不重视音乐。能指望孩子从音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吗?
到最后我发现我对兴趣班的排斥,主要不是因为兴趣班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我害怕自己能力不足。我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足以观察到孩子真正的优点和爱好,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我担心我不能给孩子树立成功的榜样,引导他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