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育儿的路上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今天,肖恩将和你谈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首先,你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抚养和教育你的孩子。
其次,明确孩子会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生孩子不是简单的生,更重要的是教育。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的东西会让他以后变成什么样子。你希望他善良还是恶毒?你希望他诚实还是狡猾?要他负责还是不负责?你想让他造福社会还是危害社会?(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获取更多育儿干货:“恩吉拉国际早教”公众微信号:ENJORbaby)
近日,武汉火车站22岁小伙子胡河东因一元钱纠纷砍死面馆老板的新闻,牵动着大家的神经。他本该积累知识和财富,探索人生和世界,却因为自己扭曲的人格、偏激的思想和惊艳的三观而犯下大错。
后续报道称,他患有精神疾病。我们不会评判整件事。我们只需要看看胡河东父母在事故发生后的反应。他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保持沉默,而他的母亲别无选择,只能道歉。他们的反应并不令人惊讶,表明他们知道类似的事情会发生。
我很早就知道这个,但是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让它过去。我对儿子和社会不负责任,我软弱无能。由此可见,他们在把儿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把他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甚至在他和正常人背道而驰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想尽办法把他拉回来。
父母不能决定他们的孩子将来是成为科学家、医生还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可以决定他们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在成为父母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孩子会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当然,善良、正直、有责任感、对社会有贡献是必须培养的品质。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出类拔萃,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但这些品质似乎只出现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似乎天生调皮,不爱学习。也许是我。
言行的重要性
有多少父母下班回家后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有多少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会看书?
一岁多的孩子已经能模仿大人的活动,对大人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而且这些兴趣基本上会在未来十年左右持续下去。如果父母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戳孩子的手机,孩子自然对戳手机感兴趣;如果父母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孩子面前阅读,孩子也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以身作则,是孩子知识和智慧的源泉。不仅仅是学习,与人打交道,吃饭,说话,睡觉,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区分溺爱和溺爱。
“妈妈,给我买那个玩具吧!”“好,我给你买!”
“爸爸,我要去迪士尼了!”“好,我带你去!”
“妈妈,班上有个小胖子欺负我。”“谁敢欺负我儿子?妈妈明天要去学校找老师!”
......
父母爱孩子,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他们害怕被欺负,不自觉的会把溺爱和溺爱混为一谈。虽然娇生惯养的孩子可能健康聪明,但他们的非智力品质是有缺陷的,比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不能与人平等相处、性格软弱等。长期被惯坏的孩子,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熊孩子。
“你在做什么?想打人?”——“你家孩子刮花了我的车!”
“我没看出来!再说了,你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在干嘛?”
那么怎样才能不宠坏孩子呢?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坚持原则,与他建立契约,教育他先付出后收获,培养他的契约精神;
不要太在意,什么都做,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适当表扬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不要为孩子的缺点开脱。
不那么武断
你每为孩子做一次决定,都是在削弱他自立的能力,阻碍他的成长。
比如报名特殊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钢琴、舞蹈、书法、跆拳道.....让他的生活充实起来,以为自己拥有的技能比需要的多,希望自己能在最适合的阶段学到更多。我从来没想过他是有天赋还是有兴趣。
如果不知道孩子的天赋,可以做一个孩子优势的基因测试,然后根据孩子的天赋选择合适的超长班,而不是把重点放在钢琴和舞蹈上。
家庭关系和谐,给孩子完整的爱。
父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爱他的母亲。母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和敬佩父亲。
夫妻恩爱会让孩子同时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就像在家里编织一个温柔的小窝,孩子会更懂得爱,更有安全感,也更有利于与人交流。夫妻关系冷淡往往伴随着吵闹、冷战,甚至骂骂咧咧,让家庭出身的孩子压抑了太多负面情绪。
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取决于父母,那么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