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训练是骗局吗?

感官训练不是骗局。

1.感觉统合有没有科学依据是我从来没听说过的?

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感觉统合理论,也是因为这个想法很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了。1970在欧美日先进国家,问题儿童越来越严重。经过上百名专家的研究,终于在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J.Ayres博士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和矫正方法,通过刺激不同的感觉器官,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的协调性。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感觉统合的概念才逐渐传入中国。虽然它已被引入20多年,但由于它最初是从医疗系统引入的,因此经常被误认为是特殊儿童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感觉统合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

第二,以前孩子不需要,现在为什么还要花钱培训?

在现代社会,城市化和小家庭制度导致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隔代教养,家庭安排太多,活动空间狭小,孩子的感官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比起以前的孩子,他们自然更容易出现感官失衡。

正是因为父母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当孩子已经出现了说话晚、四肢不协调、粘人、爱哭等发育不完善的迹象时,并没有引起重视,以为长大了就会慢慢好起来。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但并不科学。

孩子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如果父母缺乏有意识的引导,这种能力差距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早期培养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道德修养都有帮助,而这种提高往往是通过感官训练来实现的。

第三,有些机构把团结感看得很“神”。真的能实现吗?

现在很多早教机构也开设入门课程,更注重亲子互动的欢乐氛围,对孩子能力的提升没有严格要求,效果自然不明显;其次,一些感官培训机构为了吸引家长,夸大广告和培训的效果,但实际上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但真正专业的感官训练机构,会根据不同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训练,对标孩子的能力,做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

孩子做了一段时间的感觉训练,感觉效果不明显。

感官训练不是速成,孩子的能力需要时间去发展和提高。有的家长给孩子上感官培训班,完全不理会。他们只是依靠机构的培训效果。众所周知,孩子感官失衡的原因大多在于家庭教育模式。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调整不当,孩子上课养成的习惯一回家就受到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

甚至有的家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为感官训练课程没有学校严格,有时间再来,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家长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效果和期待有偏差,认为感官训练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感觉统合是孩子所有能力的基础。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越来越多。家长需要做的是摆正心态,不要焦虑,在家里给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游戏。当他们没有时间的时候,可以选择专业有效的感觉统合训练机构,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