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举个例子
1.除夕
除夕夜,又称新年夜、新年夜、新年夜、新年夜等。是每年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另外,也就是去除的意思;晚上意味着夜晚。除夕也是一个辞旧迎新,重新开始,万物更新的节日。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是我国祭祖的传统节日,也是汉字文化圈流行于各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夜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所以也被称为除夕,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非常重视它。家家户户或忙着打扫庭院,迎祖先回家过年,用年糕和三祭供奉祭品。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叫做“除夕”,那一夜叫做“除夕”。自古以来,除夕就有通宵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已久,受中国文化影响。除夕也是有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全世界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7年,根据国家法定假日和纪念日,除夕正式成为中国的法定假日。2014年,除夕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法定节假日和纪念日的决定进行了调整,不再是我国法定节假日。
2.春节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的农历新年。春节通常被称为“一年中的节日”。它的传统名称是新年、新年、天啦、新年,口头上也叫“过年”、“拜年”。中国人庆祝春节至少有4000年了。在民间,旧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指的是从腊祭腊月二十三或者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一直到正月十九的祭炉。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才结束。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祭祀神灵,祭祖,辞旧迎新,祈求丰收。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期间,人们尽量回家与亲人团聚。在这个节日里,亲戚和朋友们拜访拜年,表达他们对亲戚和朋友的感情以及对新的一年的良好祝愿。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释放情绪、满足心理诉求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和永恒的精神支柱。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元元节、元夕节或元宵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最后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是中国、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夜”叫做“夜”,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满月的第十五天就叫元宵节。
在中国古代习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玉兰本节)、夏媛节(水官节)统称三元节。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一般资料和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之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乙”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神灵的第一声。不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确实是汉魏以后的民间节日。?
自古以来,元宵节的习俗就以看灯这种热烈喜庆的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包括外出赏月,点灯笼放火焰,喜欢猜灯谜,吃元宵和拉兔子灯。此外,在许多地方,传统的民间表演,如玩龙灯,玩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都加入了元宵节。
2008年6月,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寒食节
寒食节:105夏季至日后,清明节前一两天。当一天的第一天是节日时,禁止吸烟,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登高、荡秋千、蹴鞠、钩镰、斗鸡等习俗。寒食节延续了2000多年,一度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民间节日。寒食节是中国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传统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他国,流亡19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跟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削股”。重耳努力成为一代著名的君主“晋文公”。但是介子推并不想发财,就和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下令释放火烧山,以迫使他出山,但介子推决心不出山,最终死于火灾。晋文公记住了他的忠义,把他葬在绵山,建了一座神龛,建了一座寺庙,并下令在介休之日禁止寒食,以表达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在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后两天。唐家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一天。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义沿用唐的,所以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
从春秋时期到现在,寒食节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故事发生在中国山西,被定为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郊游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为全国所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已经悄然并入清明节,以介子推为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沉入了历史的长河。而冷食所代表的人民对忠诚、正直、政治清明的赞美,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5.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仲春和春末之交。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始于周朝,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通过历史发展演变,清明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各地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以扫墓祭祖踏青为基本主题?[1]。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的气象气候特征有关。据西汉《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斗指乙,风清”;“清明风”是一种清爽、清澈的风。《我在100个问题的时候》说,“万物此时生长,干净明亮。所以叫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之用,时万物清净明,盖时万物清净明,故名。”清明一到,气温回升,大地呈现出春光明媚的景象。这个时候,万物“吐故纳新”。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一年八大节日”之一。一般是公历4月5日左右,节日很长。有两种说法:10前8天和10前10天,这20天属于清明节。清明节原意为扫墓日,民国政府于1935年春分后15天定为国定假日,也称全国扫墓节。清明节、端午节、春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文化部公布的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数据: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累和凝聚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与原始信仰、天文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的节气有关。从远古先民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左右)、上巳节(3月3日)、端午节(5月5日)和七夕节(7月7日)。?[2]?
此外,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寒食节、清明节、立春、长夏、立秋、立冬、冬季至日等。在二十四节气中,这些节日也有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习俗。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奴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郭旺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_百度百科?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_百度百科除夕(中国传统节日)
_百度百科元宵节(中国传统节日)_
百度百科寒食节
_百度百科清明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