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孩子自身的潜力

如何挖掘孩子自身的潜力

如何挖掘孩子自身的潜力,家长一定不能忽视孩子的这种行为,很多家长都很头疼这个问题,孩子的性格发展跟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偏科”,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挖掘孩子自身的潜力。

如何挖掘孩子自身潜力1误区一:督促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因材施教,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不要强求孩子。很多天才的失败都来自于父母和社会的极端压力。商钟勇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神童钟勇在短短几年内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我接待过很多伤心迷茫的家长。他们都自豪地回忆起他们的孩子在那些年里的聪明和独特。他们经常考“100分”“第一名”,活泼可爱,某一方面特别强势,哭诉孩子的“悲惨”现状——不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行为古怪。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为什么?他们不知道大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教育。整天在孩子耳边唠叨,今天考了99分。为什么那些孩子拿了100,为什么你们就差这么一点?这次第三名,为什么不是几分?多两分是第二名。赢了第二名就得加价——下次一定要赢第一名。有些家长到处炫耀孩子的特长,甚至早早就给孩子预定了专业和职业“终身”,回家后再进行“魔鬼训练”。要求越来越高,把孩子的兴趣和激情变成了负担,甚至是仇恨。曾经看到一个记者的采访报道,一个10岁的孩子在学钢琴,妈妈辞职陪他。记者问“你是要当少校吗?”母亲说:“当然,我是豁出去了。”“这孩子还小。万一他以后还有别的选择呢?”妈妈淡淡地说:“没有”,看到孩子坐在琴凳上一脸茫然的样子,我不禁感到害怕。只给孩子一条路,当这条路被堵死,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

误解2:把地面画成监狱

还有一个案例,一位父亲觉得女儿记忆力非凡,也退出了职业教育。孩子每天要背几个小时的公式和定理,家里都是单词。此外,他们的父亲还带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和及时娱乐。父亲骄傲而自豪地解释了他补习的“宏伟”计划。我从孩子的眼睛里看不到明亮的喜悦和一个能力非凡的孩子的从容。我注意到她的顺从,她的紧张,当她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不太合群。孩子也是“社会人”。在每一个年龄阶段,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和行为空间,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世界。她需要更多和孩子在一起的欢笑,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体力。所有这些加起来就是幸福。如果她整天只和父母在一起,小世界会限制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萎缩。而且家长不惜辞职,孤注一掷,会给孩子带来巨大而沉重的压力。

任何人才的成功都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情绪(包括道德品质)、意志、性格、气质等。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智力发展将直接影响人一生的智力发展。所以,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及时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是教会孩子成才,帮助孩子成功的重要途径。没有这一时期的发展机遇,未来的教育将会加倍曲折和艰难,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不进则退。

作为父母,如何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

1,加强孩子的观察和认知。

从历史上看,智力高度发达的人,观察能力相对较强。俄罗斯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问他的学生:“你应该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永远成不了科学家。”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斯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当他五岁的时候,一天晚上,他突然听到附近的丛林中传来一阵阵美妙的鸣叫。他想,是鸟儿在唱歌吗?我应该去看看。大人们威胁他说森林里有狼,专门吃小孩。小法布里斯并不害怕,而是勇敢地走进森林去观察和探索。结果他发现唱歌的不是鸟,而是蚱蜢。从那时起,他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一名有成就的昆虫学家。

观察对于研究自然科学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文学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鲁迅曾经教导文艺青年:“要想创作,首先要观察。”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师从福楼拜。福楼拜请莫泊桑去马站观察马匹:“马站里有许多马。你要仔细观察那里的马,然后用一句话描述一匹马和其他几十匹马的区别。”就这样,莫泊桑锻炼了他三头六臂的观察力,所以他的小说以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和精辟的论述著称,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如何让孩子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知力?

首先,锻炼感觉功能。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开阔视野,学到更多东西。接触感性事物是观察力发展的基本前提。

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敢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疼。”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如果整天把孩子关在屋子里,必然会遮挡孩子的视线。怎么能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

北京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懂得如何养孩子。女儿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有一段时间觉得画画很无聊,不想再画了。这位母亲没有强迫孩子继续画画,而是带她去养鸡场和动物园观察小动物。我女儿回来后仔细看了看,又画了很多新画。其中一幅画有一百只鸡的画获奖了。

所以家长要尽量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看一看,游览一下祖国的名山大川,接触一下大自然。在这些郊游活动中,孩子们自然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第二,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逢年过节,家长带孩子出门,可以提前问孩子一些观察事物的问题:门口加了几栋楼?这条街上增加了多少家商店?动物园里的猴子是怎么吃东西的?下雨的时候雨是什么样子的?刮风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会注意周围的事物,逐渐改变粗心大意、对一切视而不见的习惯。

第三,上学的孩子最好写观察日记。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四,创造一些有利于孩子观察的条件。比如让孩子自己养小金鱼、蜗牛、蝌蚪,或者鸡、兔子、花、草,让他们观察这些小生物的生活状态,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这一切都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记忆

加强背诵、理解,提高有意注意的能力;扩大阅读,加强无意注意,反复刺激大脑皮层,促进记忆。

3.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知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爱因斯坦总结自己一生的科学实践,得到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真知灼见。他提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了世间万物,推动了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把想象力作为一个完整的因素。

人脑分为四个功能区:直觉、记忆、判断和想象。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般人只使用了50%的想象力功能区,这说明发展想象力还有很大的潜力,童年是个人想象力发展的好机会。

达尔文上了小学后,不知怎么就成了骗子。有一次,他捡到一个小化石,回来对妹妹说:“这是宝石,无价之宝!”还有一次,他发现了一枚硬币,并严肃地告诉他的妹妹:“这是古罗马制造的。”“我姐看到的时候,只是一枚18世纪的古币,被压得变形了。姐姐对达尔文的“撒谎”行为非常生气,几次向父亲抱怨,但父亲总是淡然一笑,说:“真是骗人!这个孩子很有想象力。也许有一天他会把这种天赋用在事业上!“果然,达尔文长大后,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细致的科学研究中,创立了《物种起源》这一伟大理论。

4.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有了自学的习惯,孩子无论是继续学业还是参加工作,都可以利用好这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

孩子自学习惯的培养,有赖于家长的长期培养。比如帮助孩子制定具体的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提醒孩子认真执行;让孩子预习功课,养成提前预习课文的好习惯,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更好地吸收知识;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并教他们查字典,阅读书籍和报纸,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

古人云:“不积跬步,终至千里。”为了让孩子成功,父母应该关注生活和学习中的小事,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正确引导孩子走向光明的未来。

可以说,孩子的一生都掌握在我们父母的手中!

如何挖掘孩子自身潜力2 1,3岁前的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家长在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时,要注重对宝宝行为习惯、人格意志、沟通能力的培养,将教育与生活、游戏、交流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基于婴幼儿的特殊性,0-3岁的早期教育不同于儿童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让宝宝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形成习惯。孩子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作、言语、表情所积累的丰富印象,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

幼儿教育倾注了父母的心血,年轻的父母想把最好的给宝宝,必然会造成幼儿教育的误区。

2.早期教育的智力发展。

早期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让孩子的智力得到早期开发,快速发展。智力发育越早越好。游戏是早期的教育形式之一,也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宝宝不仅在游戏中锻炼身体,还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培养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学习一些动作和技巧。他们还可以在游戏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使大脑灵活,有利于智力发展。讲故事也是开发智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孩子2-3岁以后就爱听父母老师讲的故事。家长要选择一些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适合孩子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有助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发展。我们还应该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经常带他们去公园、野餐、博物馆、天文馆和动物园,教他们画画和听音乐等。,并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唤起孩子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3.早期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一开始就要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1岁的孩子不满意就打人,哭。这时,大人要用表情和手势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不是好孩子,并逐渐用绘本里的故事或图画教育孩子,逐渐分清是非善恶。开始教孩子一些“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培养孩子懂礼貌,爱父母爱家人。尊敬老人和老师,团结友爱儿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诚实,不说谎。同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应该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如果孩子错了,一定要批评教育,讲明道理,耐心细致反复教育,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早期教育的行为习惯

孩子要通过反复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就会给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按时吃饭,不要边吃边玩,不要挑食,不要厌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逐渐让孩子自己洗手洗脸,饭前便后都要洗手。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热爱劳动的习惯。我们的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的劳动不完整、不干净就让孩子劳动,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习惯:3岁时,要教会孩子读书、听音乐、学习简单的外语单词。形式和内容要生动活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