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养老保险

原标题:上海:中国最老城市如何“养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来源:中国青年报(2065 438+2007年03月09日06版)

康复老师带社区老人做毛巾操。王玉洁/摄

敬老院早上刚铺好老人床。王玉洁/摄

“老龄化”这个词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了。如今,老龄化正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话题。

在上海更是如此。上海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第一城市。截止2015年末,这座现代时尚的城市,累计拥有60岁以上户籍老人43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0.2%。

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加上与发达国家相比略显滞后的养老服务体系,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发现,一种“社区养老”的新模式正在上海各地铺开。相比综合性养老机构,更适合大多数老年人,更“亲民”。

高于“早教机构”标准的养老服务

在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的一个老小区里,有一个在老人中口碑很高的“敬老院”——硬件装修堪比四星级酒店,软件服务高于五星级标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这个总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的敬老院,乍一看更像是一个设施齐全的“早教机构”。

楼梯上的每一级台阶都用颜色鲜艳的贴纸标出。从一楼到二楼,老人会得到一个大大的奖励——恭喜你完成了这次“攀爬之旅”。全程24步;每张床旁边都放着老人喜欢的卡通靠垫和全家福。当你需要私人空间的时候,拉开木质活动门,就能拥有一个独立的小房间。活动室里有一首打油诗,小黑板上写着“四和十”,这是今天帮助老人锻炼口腔肌肉力量的课程内容之一;在失智老人区的地板上,有1 ~ 12的台阶标签,是老人每天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由于记忆力下降,即使是最基本的按照标签行走,对一些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如果我不告诉你,你恐怕想象不到这是一家政府办的公益性养老机构。无论从服务还是硬件条件来看,似乎这都不应该是一个“政府支持”的服务,而更像是一个市场化的“早教机构”。

据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陈跃兵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的养老目标从过去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前说政府垫底,政府办养老机构,感觉都是穷人级别的服务。现在我们由政府提供场地,邀请社会机构入驻,以老人自付一小部分费用的方式提供更有活力的服务。”

从2014下半年开始,上海陆续推出了类似陆家嘴居家养老综合护理的“居家养老”。这种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的社区养老设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全面的服务。上海目前有73家父母托老所,预计到2017年底,将覆盖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的所有街区。

随着新模式的诞生,政府不再“直接”养老。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9073”——即家庭自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融为一体。90%的老人在家护理,7%在社区护理,3%在养老机构护理。

“十三五”中,新型老龄化人口的发展对养老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上海,更强调综合服务供给体系。理想情况下,“90后、7后、3后”群体可以由同一个老年服务机构提供综合服务。

“过去,政府办的养老设施主要是为了满足身体健康、年轻的老年人的需求;现在,社区里独居的失能、失智、老人越来越多。怎么才能满足这部分呢?”陈跃兵说,上海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和社会企业联合办养老服务,老人可以享受服务,自己出点钱。

以陆家嘴综合护理院为例。它的位置和建筑原本是小区的公共设施。当地政府通过招标购买了上海福缘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这家养老服务机构从改造开始就参与了老年护理院的建设。

福缘养老咨询部经理于玲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个场地的装修、空间利用、咨询策划都有涉及。“除了硬件设置更合理,服务人员的聘用也由我们管理。”

这家养老机构有康复员、护士、社工、志愿者等多种类型的服务人员,服务人员数量由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全市统一标准进行需求。

今天上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一楼非残疾人区看到,老人们正在和康复老师一起做日常毛巾操。这种简单的拧毛巾运动据说能有效锻炼老年人的手指运动能力。

在这里,只有32张床,30个铺位(“铺位”是针对老人的接待能力——记者注),而在一个社区里,哪些老人能住,哪些老人不能住,是一个关系到公平的大问题。

独居老人郑阿姨通过微信平台“陆家嘴在线”注册,成功入住综合托老所。14天前,她因为腿骨折住院做手术。出院后,她直接住进了一个两室的养老院。在这里住一天,她需要支付大约150元的护理费,外加餐费。这个收费标准全市统一。

每天晚上,值班的阿姨都会帮她上晚上的厕所。“态度很好。有的老人一晚上撒手四五次,阿姨们毫无怨言。”这比一个月花五六千元请个住家保姆划算多了。“保姆不在乎工资。很多人听说要照顾老人,头也不回就走了。”

郑阿姨介绍,在医院期间,她通过网络提交了申请。后来街道社工直接去医院评估她的病情,评估通过了才得以入住敬老院。

据陈跃兵介绍,这个评价体系是全市统一的。它的全称是“市级老年护理统一需求评估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各种细致的标准,将不同情况的老人分为六个等级。有些人可以完全享受政府“自下而上”的服务,但更多的人可以在评估后“自费、由政府”享受服务。所有申请人的信息都存储在系统中,方便查找、监管和统一调配资源。

服务好“失能”“失智”老人,就是“兜底”的能力

上海对这些老年护理院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能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陈跃兵说,过去公办养老机构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市场化道路”,而现在随着国家政策逐渐允许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进入,公办机构也找到了合适的市场化道路。“除了民间组织,我们也鼓励负责任的企业参与运营。”

能否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成了“竞争”的一个焦点。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失能和失智老人数量的快速增加。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失能失智老人超过4000万,他们的养老和医疗问题直接影响超过6543.8亿个家庭。

在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智障老太太徐阿姨多次迷路。最近,她的家人把她送到了社区养老院,等待评估。在评估期间,养老院允许她暂时住在这里,接受照顾。

“这真的是政府需要覆盖的人群,帮了大忙。”徐佳仁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为了徐老太太的抚养权,全家跑了10多家养老机构都跑不过,一家都没收。“风险太大,不能接受。”

那么,在这样的高危情况下,政府和社会组织联合举办的敬老院如何帮助失能失智老人呢?

于玲告诉记者,以前不是机构不愿意照顾失能失智老人,而是“不敢碰”这个群体。“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只要管理到位,风险就不大。但大家一方面害怕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付出高昂的管理成本,所以都爱‘抢’老人的健康。”于玲介绍,目前的情况是,如果一个养老服务机构想和政府合作养老,那么除了接受一个社区的老人健康,失能、失智老人也是“标配”。

相比过去,服务失能失智老人更“保险”。

据悉,自2015起,上海实施“以奖代补”政策,从医疗机构设置、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品牌连锁经营三个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奖励。为帮助养老机构防范经营风险,上海还推出了“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由市、区、养老机构承担保费。

截至2015年底,87%的养老机构参保,百床病例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从2017到1,上海还推出了覆盖服务人员、服务对象和第三方责任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保险,帮助社区养老服务降低运营风险。

每一家养老服务机构,未来都会在上海市民政局有一个“分数”。目前,上海已有200多家养老机构接受了设施设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社会声誉等方面的评估。按照计划,将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上海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全覆盖。

参考资料:

中青在线的新闻报道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