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迷路了。早期教育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丹麦玩具公司乐高和维也纳中央公墓的殡仪馆Bestattungsmuseum联合推出了一款以葬礼为主题的积木玩具。* * *有三套:墓地套,由墓碑、墓穴、发掘者、墓地工作人员组成;火葬场,包括焚化炉和棺材;悲伤的家庭套装包含了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一个死人和一个骷髅。

主题设计涵盖了焚烧、安葬、最后告别的过程。

但是网友们买账吗?

有网友表示,殡葬玩具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一起搭积木可以是一个和孩子谈论死亡的好机会,可以更好地“让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的必经过程”。

但也有家长担心会在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心中留下阴影。

同样一个玩具,其实会把父母分成两派,一方肯定支持,“我肯定给孩子买”;对方“绝对不会买”。

原因可能是父母的认知不一样,所以想的不一样。

玩具是买给孩子玩的,但是是家长筛选,决定是否给孩子买。

那么,如果上升到教育理念的层面呢?

不同的孩子需要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吗?

有没有一本权威的育儿书,可以很确定的告诉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么简单粗暴干脆?

这本《正面管教魔法书》列举了32条行之有效的“良好行为养成技巧”,是作者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本书作者艾米·麦克里迪(Amy McCready)是美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她出版过几本畅销书,比如《别让我再说一遍》、《别唠叨》、《别提醒》、《别大喊大叫》、《让孩子听你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追求独立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他们往往渴望更多的自由,想要自己做一些选择和决定,想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

书中告诉我们,当孩子向你要求更多的自由时,你可以在“是”、“不是”、“说服我”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来回答孩子。

好不好很容易判断,但是如果你很担心,觉得孩子的要求真的有道理,那就让他用他的理由说服你。

这样孩子不仅会觉得你很民主,还会觉得你把他当大人尊重。而且为了说服你,他会过滤问题,更全面具体的看待这件事。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陈述的过程中,不要打断,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去倾听。如果你认为孩子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可以加上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条件,然后让他去做;但是如果你觉得风险太大,或者孩子明显没有能力做某件事,你可以拒绝他。

我12岁的儿子说想和几个同学去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一向对他要求严格的父母自然不同意。

孩子有备而来,一口气说了好几个理由:和另外三个男生一起去,其中一个住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附近,不会迷路;手机充满电,随身带充电宝,保证随时联系家人;晚上之前一定要回家;其实我有一定的独立能力,但是父母一直放不下,所以我不懂...

父母看他做了这么细致的安排,其他亲戚都说孩子大了也该适当放手了,最后还是放了他。

这一次,孩子玩得很开心,证明了他不是同学眼中被宠坏的孩子,也是第一次自己做决定,树立了自信心。

父母也觉得孩子长大了,很欣慰。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但是书上也告诉我们,你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有合理的理由,才能答应孩子的要求。

这孩子一定会失败。

纳尔逊·曼德拉说过:不要以我的成功来评判我,请以我失败后爬起来的次数来评判我。

有些家长一想到孩子会磕磕绊绊就难受,恨不得帮孩子做好一切,为孩子铺好所有的路。

但是,如果能让孩子自己面对失败,对他的成长会更有利。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和孩子详细谈谈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下次做得更好。

朋友的女儿在幼儿园的一场演出中忘记跳舞了,哭着疯狂地挥舞着手臂,直到音乐停止。她下台后,一直在哭。

朋友告诉女儿,跳错的不止她一个。有的孩子跟不上节拍就站在原地,她的即兴发挥还不错。台下有家长表示,小女孩适应能力很好,肢体动作协调,非常可爱。

女儿不哭了,问她什么是韧性。朋友想了想说:“这种能力也是成年人需要的。我妈在职场上缺乏这种能力,需要向你学习。”

女儿很开心,说要和妈妈一起加油。

当孩子面临失败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你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他能做到最好,问心无愧。至于结局,真的没那么重要。这次我失败了,还会有下一次。生活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重要的是态度。

想象一下:

睡觉前,你忘了把第二天要还给同事的书放在包里。早上起来就匆匆离开,忘记了这件事,被同事投诉。

晚上熬夜追剧,想着第二天把自己的黑眼圈遮起来,但是你很明显晚起床没时间打理自己,所以遇到男神就会被他看到。

比如你不小心在手机旁边放了一杯水,过了一会儿不小心打翻了杯子,手机就湿透了。

你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的后果,但这些显然是可以避免的。

在孩子的世界里,最糟糕的就是你不用为自己从小的不良行为承担任何后果。

书中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永远是要为他的不良行为买单,而不是让他承担后果。所以他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把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当成理所当然,任由自己的脾气胡来。

你身边就有这样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婴儿被从天而降的苹果砸伤,肇事者为11岁女孩;灭火器从天上掉下来砸死了人。那个开始工作的男孩才10岁。14岁熊海子向高速公路扔石头砸车。许多汽车被砸,司机陷入旅游陷阱。

这些事关人命的大事居然出自孩子之手,怎能不令人痛心?

书中提出,独自承担后果可以锻炼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因为这将教会他根据可能的后果评估所有选项。

家长一定要多管教,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他只是个孩子”“不然你可以抓他”“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会赔钱的”...

殊不知,你会害了孩子。你今天的纵容会让他偏离正常的轨道,让他轻视生命,让他把别人当回事,不会有同理心。

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会如何生存。虽然一开始他可能会抗拒这种方法,但是当他开始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亲眼看到积极的后果之后,他原本“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私心就会越来越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说:“一个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整个生活和个性。不了解这个隐藏的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是做什么的。”

而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培养一个独立向上感恩的孩子,你会从这本正面的纪律魔法书中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