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开展葵花盘拓片活动
第一,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开展艺术活动
1.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陈鹤琴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课本,而不是死的书。”农村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幼儿园艺术教育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应该追求“生动性”。蠡口中心幼儿园位于元和公园,这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我积极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风景,在熟悉的环境中寻找美,在绘画中欣赏美,创造美。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开始探出脑袋,枝头长出嫩芽,花朵争相开放。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带领孩子们去树林里寻找发芽的小草,观察花蕾的绽放,呼吸春天的气息,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生活的喜悦。夏天,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你看,小树一天比一天高了,蚕宝宝出来了,大蒜也开始发芽了。我们鼓励他们用图片记录这些变化;秋天意味着丰收。我们带孩子们去果园看挂满树枝的又圆又大的水果。让他们去采摘,去品尝,去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画出真实生动的作品。冬天,西北风一吹,孩子们就找董爷爷。他们发现的董爷爷在雪花中,在冰冷的河流中,在结霜的土地上,等等。一年四季的变化和乐趣激发了孩子们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自然中到处都有教材。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孩子的学习有一个直接的感知和理解,内化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追求,加深对美的理解,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2.地方材料在各种艺术活动中的应用。
(1)开展各种色彩艺术活动。
孩子们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都喜欢大自然中的花草,对颜色特别敏感。他们用大胆的颜色,颜色鲜艳明亮,特别是小班。他们喜欢欢快明朗的色彩游戏,所以尊重孩子的个性,开展各种色彩活动,培养孩子对色彩的感知和创造力。
①染色活动
在乡村自然物的染色活动中,我们用颜料通过涂、浸、染等方法将自然界中的树枝、树叶、白色花瓣等进行染色,然后将几种材料组合切割而成。在染色活动中,孩子们高度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锻炼动手能力。
②石画
石头在自然界中很常见。我们用捡来的石头让孩子们大胆地画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人说他们画人,有人说机器人,有人说饼干,有人说面包...孩子们在不同颜色的游戏中大胆地展示他们的想象力,表达他们的情感。
③摩擦
拓片利用自然物体的自然纹理,大胆地用色彩进行拓片。在活动中,孩子们用各种蔬菜片进行大胆拓片,不仅让他们感受到玩色彩游戏的乐趣,而且通过说话、思考、做动作,充分发挥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④喷漆
花开花落时,我们可以拿起花瓣(花瓣要大小合适,如玫瑰花瓣、玉兰花花瓣),在纸上拼出花的形状,喷洒后,纸上弹出一朵朦胧的花;散落的几片花瓣,喷上色彩后,是更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作品。当秋叶落下时,我们可以把它们捡起来,拼成各种图案,让孩子们喷绘。如:柳叶变成蜻蜓;枫叶放入金鱼;你也可以用各种叶子把不同形状的小动物放在一起。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可以收集花生壳,丝瓜籽等等来作画。
(2)利用天然材料开展拼贴艺术活动。
自然界中有许多神奇的资源,不仅色彩斑斓,而且有其独特的形状。因此,我们充分分析和研究了这些自然物体的自然特性,并进行了拼贴活动。比如“糊叶子”“糊种子”装饰画,我们把各种玉米粒、豆类、小麦、花生、秸秆、狗尾草、叶子运用到装饰上,通过糊、画、切键、撕等方式做成漂亮的衣服、小包、头饰,把各种蔬菜、农作物装饰成各种小动物。红薯叶柄做成的耳环、手镯等等,都蕴含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们在操作中学会了剪、组、贴、贴、撕、画的技巧,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和手指灵活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3.幻想,开展造型艺术活动。
“对孩子来说,艺术是一种游戏。只有当孩子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需求。”自然物体的建模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对自己的动作在切、刻、划、扎、插、拨这些看似笨拙而又搜索的过程中产生的“痕迹”感兴趣,从而在不断的拨弄和调整中获得快乐和发展。我们用各种各样的“贝壳”组织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灵巧的小手装饰贝壳,把装饰好的贝壳拼凑成美丽的蝴蝶。在“香菜”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们收集和购买各种蔬菜。在相互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蔬菜不仅有不同的名称、颜色和形状,而且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棍子,有的像猪...真的很有意思,于是我们发起了一个艺术“蔬菜造型”活动。当孩子们打扮蔬菜的时候,比如你用刀片切一根黄瓜挖出来,它就会变成一只张大嘴巴的鳄鱼,把两只大耳朵插在一个萝卜上变成一只可爱的肥猪,把一只老姜变成一只小鸟,把一只茄子变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小企鹅,把一个洋葱系上蝴蝶结变成一个小女孩...真的很有意思。红薯叶柄做成的耳环、手镯等等,都蕴含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们在操作中学会了剪、组、贴、贴、撕、画的技巧,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和手指灵活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4.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开展艺术活动。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用身边的东西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工艺品,美化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蠡口是著名的家具城,这里家具是最常见的东西,家具也是小孩子最常见的东西。家具加工厂淘出来的木屑、沙皮等边角余料,成了我们幼儿园老师眼中的“宝贝”。我们用下脚料做皮影木偶,装饰我们的长廊。利用锯末,通过染色,创作锯末画;用粉笔在沙子上画画等。,孩子们用收集来的各种大小的盒子做不同的家具,用彩纸、刷子、胶水、发根等装饰。,从而形成了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家具城。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也对具有蠡口特色的家具城有所了解。
第二,有效利用当地材料要注意的问题。
1.材料收集
需要时暂时不收集材料。我们在班级门口设立“乡土资料收集箱”,和孩子们一起定期整理、分类、收集箱内资料,以便需要时随时提供,同时也能为老师开展主题教学等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
2.在活动中注意尊重孩子。
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儿童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创意作品千奇百怪,有时似乎与主题无关,但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却能愉快地表达“这是什么”和“那是什么”。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足够宽容,允许孩子自由发挥,犯错,另一方面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积极激发孩子的自我表达。
3.材料选择应注意安全适宜的原则。
(1)选材要注意安全,要进行一定的筛选。比如孩子收集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叶子,有一种植物叶子很容易用刺割伤孩子的手,所以材料也要有选择性。
(2)农村乡土材料有季节性,收集后要收集;采集前建议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然后将材料分类放置,如种子、外壳、干果等,以便下次需要时及时取出使用。
(3)教师要经常检查和更换当地的材料,特别是蔬菜和水果,以免腐烂。
4.按需投放。
在材料的传递上,老师要注意孩子的实际水平,分层次传递材料。比如小班的孩子在糊活动中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制作蔬菜水果的玩偶;大班的孩子选择编织、糊籽等精细高难度的活动,也要求孩子与他人合作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5.材料与环境的同步
在活动中,既要注意支持幼儿的活动,又要为幼儿创造同步的环境空间。如儿童作品的展示空间、儿童操作的角落环境、教室环境等。,让孩子身临其境,获得创作灵感,表现出满足感。
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活动蕴含着大量的智慧和生命力,其素材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通过在艺术活动中合理利用本土资源,既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使我园的艺术活动更具时代性和地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