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公布遗嘱后,为什么有媒体质疑这个奖项会给瑞典带来麻烦而不是荣誉?

世界上有很多奖项,一些学科和行业协会的单项奖,最高奖总是颁给某个领域的诺贝尔奖,虽然一般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图灵奖(计算机科学),菲尔兹奖(数学),雨果奖(科幻)等等。

这些实名往往不为大众所熟知。人们只知道谁在某个领域获得了诺贝尔奖。其实真正的诺奖可能没有这个奖,但是因为难度高,一般都是打着诺奖的招牌进行的。

总之诺贝尔奖很牛逼,没有第二名。

其实诺奖的出现是很偶然的,它也有自媒体的功能,准确的说是一种反推力。

1888年,法国一家报纸刊登了炸药的发明者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去世的消息。事实上,那是他的兄弟,路德维希?拉德维格·诺贝尔。可见这份报纸在当时也是一份自媒体小报。央视、环世等负责任的媒体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呵呵!

事情还没有结束。更可气的是,这家自媒体报纸不仅没有去查谁死了的信息,还直接评论道:“阿尔弗雷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找到杀死更多人的方法而发了大财的诺贝尔博士昨天去世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据说诺贝尔晚上看报纸,想着考试。到底吵不吵?吵了就成了老百姓。含金量如何?果然,诺贝尔的思维超乎常人。他在半夜想到了这件事。虽然这个小号发出了错误的信息和自媒体的独立观点,但说明这种观点在大众中是存在的。如果将来真的死了,一定还是被后人唾弃为“死商人”。我感到很难过,而不是生气。

诺贝尔是一个非常注重荣誉的人。他感谢这位自媒体编辑让他提前知道了自己死后的公众评论。现在他还活着,还有时间做出转折:他决心用自己的财产设立一个奖项,颁给那些为人类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一个做炸药的人设奖为人类做贡献,充满话题。以现在的媒体理论,他有很强的捕捉注意力和抓人眼球的能力。突然间,所有人都知道了。

诺贝尔奖之所以含金量高,除了名人效应,还真的在于它一开始的含金量。说白了就是多给奖金。

在欧洲,一些学术型学校长期实行一些年度奖,一年一次。年底自己圈子里的人玩玩,发个证,吃个饭,一般以精神鼓励为主。有的甚至贴出了领奖的路费,但只要选手觉得丢人,镀金的证书就贴在家里的相框里,就算这一年没有虚度。

诺奖一出,那些自摸自玩的小圈子立马被叫停。在早期,一个诺贝尔奖相当于一个学者20年的工资。(1901年,第一次发奖时,每项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相当于一个瑞典教授20年的工资。)就算是现在,屠呦呦也赢了46万美元(一* * * 92万,屠一半,另外两个一半。这一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一个人就拿了92万美元)。莫言当年的文学奖是654.38+0.4万美元,将近900万人民币。

如果屠呦呦女士在单位工作,不是院士,看起来其他级别不高,那么奖金会比她20年的工资高。当然,莫言写书能拿到版税就不得而知了,但就算他不缺钱,钱也不是小数。

因此,诺贝尔奖的真实“含金量”是保证其足够威望的重要因素。

除了金钱的含金量,另一个就是程序的严谨性、独立性和公平性,以保证每一个结果的相对公平性和唯一性。

事实上,在1897年,诺贝尔的遗嘱公布后,《纽约时报》就预言过,这个奖给瑞典带来的麻烦将大于荣誉——它必将陷入各种古怪的指责中。为了避免因选错候选人而被嘲讽,评审团决定打破小圈子,向全世界开放,向国际科学界征集和推荐候选人。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每个奖项都有一个五人委员会征集和审查数千个提名。“很明显,他们会进行仔细的调查,并从提名人那里获得大量信息。”经过精心修剪,委员会将少数评选结果交给了皇家科学瑞典学院(负责化学奖和物理奖)或卡罗林斯卡学院(负责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他们最终决定今年的奖项。

这种制度让委员会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科学界的想法,同时也让委员会成员在制定遴选标准时尽可能诚实。“测评结果保密50年,可以写下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用担心别人看到。”

每年诺贝尔奖出来后,都会有不同的说法,但其评选过程的严谨和独立品质,一直无愧于诺贝尔先生在酒泉的嘱托。他的名声没有下降,反而越来越好。当然,经济危机导致的奖金额下降并没有影响太大。

回顾诺贝尔奖诞生之初的偶然,以及之后严谨评奖的必然,对当下的一些风气也是有启发的:

那个自媒体小报可能有错误的观点,甚至错误的事实(那个时候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应该不高,当然秉持真实客观永远是媒体的责任,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就看主观上如何理解了,诺贝尔先生把那个误报的信息当做对自己的警示,而不是诋毁,没有慌张的标题、起诉、闹事,要求建立敏感词,过滤掉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只留下好话。而是从自我革新和改变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设立了“为人类和平做出最大贡献,只为最强者”的奖项,将这一世界性的光辉财富流传下来,让后人敬仰。

别小看媒体,遇到诺贝尔这样的人有时候真的会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