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送宝宝上幼儿园真的更好吗?

文章来源“0-6岁宝宝包”

有人认为让孩子尽早入托或者送去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孤儿院的孩子会得到最好的早期教育。但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多心理问题严重,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水平。不是他们的才能不够好,也不是护士们工作不认真。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从小缺乏家庭氛围的滋养,缺乏与亲人的情感和语言交流,导致成年后产生永久性的心理和能力缺陷。

神经科学证实,早期情绪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引起不可逆的病理变化。我在翻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段史料,贴出来给大家感受一下:

二战后,罗马尼亚人口急剧下降。为了解决人口问题,罗马尼亚政府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四个孩子。而对于那些无力抚养孩子的家庭,就让他们把孩子送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感化院进行物质供养。为此,6万多名婴儿被送进了感化院,但这些孩子大多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无法看人和与人交谈,习惯独自坐在角落里或重复某些刻板动作。这种情况被称为“孤儿院现象”。

有家长说:“如果提前送孩子去托儿所不好,那人家凭什么接受?”说到这里,你还记得那个公益广告:“无买卖,不杀人”吗?市场有需求,就一定有供给。

还有的家长说:“我知道孩子太早离开家适应集体生活不好,但是我工作真的很忙,没办法。”为事业奋斗不是你放弃孩子的理由。再忙也要回家,哪怕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对孩子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需要相处的时间和高质量的陪伴,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对父母的情感需求越多。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潜意识中害怕被父母抛弃的心理就会凸显出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和父母分开会被拒绝,会委屈,会哭泣,会纠结,会无理取闹。

虽然我们提倡早教,但是早教并不意味着强行把孩子和父母分开。如果过早地让孩子上托儿所,无异于在孩子童年时期就仓促开发他的社交属性,让他原有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鼓励会让孩子以后很难正常成长和表达。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目光、温柔的话语、正确的引导、科学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是别人和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