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札记

人类社会交往的三个驱动力是联系、心理解释和协调。

先看联系。我们可以理解为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会感到幸福。如果这种联系破裂,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通常称这种疼痛为社交疼痛。这种痛苦其实和我们身体上的痛苦是一样的。无论你是心痛还是心疼,对你的大脑都是一样的。

我们很多词都是用身体上的痛苦来形容社交上的痛苦,比如心碎,心碎,心碎。虽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但也让我们把社交痛苦等同于身体痛苦。不仅仅是我们中文,世界上很多语言都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天生害怕被拒绝,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和别人交往是因为害怕被拒绝,害怕这种没有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

有一项研究调查了人们最大的恐惧,排在第一位的是公开演讲。为什么?一方面是怕出丑,另一方面是怕别人对你说的话没有反应,或者有负面反应,比如起哄,大笑。这种感觉是最难受的。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这些听众中的许多人以前可能彼此不认识。听完这一幕,他们就走了,也许一辈子都没有交集了。但即使是和自己见过一次面的人,我们也很在意他们的反应。

我们大脑的默认状态是社会思维,这种思维是不断发生的。只要你有空,你的大脑自然会开始思考这些事情。想想看,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被朋友黑了,你会不会感到莫名的难受?你可能会开始记起自己有没有以什么方式得罪过他,而在一段时间内,只要你有空,你的大脑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琢磨这件事。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净球”实验,就是让参与者在等候室坐一会儿再进入实验室。这时候诊室里已经有两个人了。其实这两个人是认识的实验人员,只是假装不认识而已。当实验的真正参与者坐下后,其中一个保育员假装无意中发现了旁边地上的一个网球,扔给了另一个保育员,然后这个人把球传给了实验的参与者,三个人就这样来回传球。玩了几分钟后,两个孩子突然不再把球传给那个人,而是继续传来传去。当这个人进入实验室做核磁共振时,他发现他的背侧前扣带皮层更加活跃,这个区域是负责疼痛的部分。这个时候问他参加实验的感受。他通常先说自己刚刚在候诊室被冷落,所有表达都是愤怒、气愤或悲伤,这与他们核磁共振的扫描结果一致。

社会联系的中断会造成社会痛苦。反过来,我们社会联系的增加会让我们更快乐,增加我们的社会愉悦感。当然,这种快乐其实和我们身体上的满足感是一样的。比如刚确立关系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幸福。或者最常见的,发条朋友圈评论的人多,转发一篇文章的人多。这些都是社会关系带给你的快乐。

那怎么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交乐趣呢?就是合作,因为合作是我们大脑的天性,自私不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天生富有同情心,帮助别人会让我们感到快乐,我们的大脑更喜欢给予而不是索取。利他主义其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找到一些人,问他们,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种是我给你5块钱,钱是你的。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还有另一个选择。你本来可以得到5美元,但如果你放弃其中的2美元,贫困地区的儿童将得到5美元的捐赠。实验的结果是,人们更愿意放弃一部分收入去帮助别人。

人无时无刻不在表现出利他主义,但我们从小就被人性自私的观念洗脑,所以即使做了一件无私的事,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解读为是为了自己。尤其是别人夸我们的时候,我们愿意用谦虚自嘲的手段让自己更合群。作者的一个朋友是这样的。他想出了一个帮助我们简化工作流程的好方法。会上,大家都使劲夸他。他下意识的说,哦,我也是受益者,我也更方便自己。其实这个人工作很忙。他做不做不重要,但他为大家做了贡献。那为什么一个无私的人,害怕接受别人的赞美呢?事实上,我这么说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出众。

这是第一个社会驱动力——连接,连接我们与社会和他人。联系受挫时的社交痛苦和我们身体上的痛苦是一样的。同样,我们得到的社会回报也会产生同样的精神愉悦。我们大脑的本性是合作的,但自私不是我们的本性。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驱动力:心智解读。其实心理解读很直白,就是怎么才能更快更准确的得到别人的意思。这其实跟我们的情绪理解能力和情商有关。就是让我们能够猜测别人的语言和动作,然后让自己的动作领先一步。不要小看这一小步,它能让我们占得先机,在一个新的风口生存下来,或者在遇到问题时立即反应,主动出击。只有了解了别人的想法,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交流。

其中一项比赛是石头、剪子、布锦标赛。你可能认为这是一场精彩的比赛。就像扔硬币一样。有什么技术含量?全靠运气。不要小看这个游戏。这个游戏的本质是“如何预测对手对你棋步的预测”。听起来有点躲躲闪闪,但其实你在预测他要做什么的同时,也要防止他猜中你的策略。其实这真的很有策略。如果你的对手是新手,一般可以给布,因为石头更容易给人力量感,新手一般都愿意给石头。如果对手是老手,剪刀一般比较合适。

读心能力不仅可以让我们在游戏中更容易获胜,还可以让我们在形势对我们不利的时候输得更少。比如你在玩斗地主,你手里有炸弹,但是其他牌都超级烂,反正你会输。这时候你要把炸弹拆开,防止它翻倍,把损失范围控制在最小。或者在恋爱的时候,一旦一方发现对方根本没有那么喜欢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分手,再拖下去只会让你们更深,浪费更多的感情。

我们来看看心理解读的工作原理。作者说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我们的心智系统,也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逻辑推理能力,二是镜像神经元。

智能化系统随着我们的年龄逐渐成熟。在我们小的时候,这种理解他人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这就像一个3岁的小男孩给妈妈选了一辆玩具车作为生日礼物,因为他觉得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别人肯定会喜欢。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应该根据对方的喜好来选择礼物。但是我们成年人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这种技能,因为智能化的系统要有效工作还得下功夫,但是我们往往会不自觉的用一些之前的经验去应对。

还有一个系统叫做镜像神经元。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系统就像照镜子一样。无论你做什么,它都会做同样的事情,它会在大脑中绘制其他人的行为。其实它的原理是通过内部模仿来识别被观察对象动作的潜在意义,然后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比如我看到有人在吃一块炸鸡,我自己也能想象那块炸鸡的味道。

这个系统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原本是为了研究猴子的一些神经反应,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这些研究人员伸手去抓花生时,猴子大脑中的一组神经元被激活,而这些神经元恰好是猴子自己抓花生时被激活的神经元。换句话说,猴子看到了别人的行为,就好像他在自己的脑海里做着这种体验。

很多电视节目会有很多录音效果,就是那种哈哈哈的笑声,也是利用了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特性。我们感觉到别人在笑,自己也会忍不住笑。其实有点像变色龙效应。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模仿别人,这可以迅速拉近我们和别人的距离。

既然两个系统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别人的想法,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两个系统是互补的,一个更活跃,另一个更安静。它们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智能化的系统更倾向于抽象刺激,比如别人的表情和反应。镜像神经元被实际行动激活,会让你做出下一个猜测。比如一个人说被女朋友甩了,你的心理系统会解读为他很难过,然后看着他向领导请假说下午要出去玩,你的镜像神经元会解读为他好像心情不好。又或许一个人说自己忙了一天现在才想起没吃饭,精神系统解读为饿了。这个人说我点了外卖,镜像神经元解读为他饿了,需要吃饭。有了这两个系统,我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别人的意思,与别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如果用在工作中,可以在产品出来之前挖掘客户的需求。

协调是社会交往的第三种驱动力。其实这里的协调是指你不断的了解和调整自己,你可以和别人和谐相处,让自己融入社会。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自我意识,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从何而来?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基于别人对我们的反应。正因为如此,捕捉他人的反馈尤为重要。这些反馈不仅仅是言语,还有表情、动作等等。

有一个男女配对实验。一张* *是100青年大学生,男女各半,然后做了100张卡片,上面写了从1到100共* * * 100个数字。男生奇数50卡,女生偶数50卡。直接贴在他们背上,他们连卡上写的是什么数字都不知道。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不能说别人的号,然后去找异性配对。如果匹配成功,只要两人之和大一点,奖金就高一点。奖金的数额是10乘以数字之和。比如99号男生找100号女生,那么他们可以得到100加上99再乘以10,一* *就是1990块钱。但是如果2号女孩找到了和1号男孩匹配的,那么他们只能得到30美元。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后面的数字,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别人,很快就会发现99个男生,100个女生。这两个人周围有很多人,大家都想说服他们配自己。这两个人在各种赞美和恭维中变得很冷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数字大的人。而那些和他们说话的人不多的,基本可以猜到他们的数量很少。你看,这个例子里,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判断的。

我们就是这样依靠别人的反应来评价自己,然后做出反应的。所以,别人的反应是我们调整自己的重要参考。那么既然我们天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就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怎样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负面干扰拒之门外?这就需要自制力,自制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强。而自制力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也叫延迟满足实验。在32个3-5岁的孩子面前放一个棉花糖,告诉他们,我现在要出去了。如果你能忍住不吃这个棉花糖,15分钟后我回来给你两个棉花糖。实验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够忍受,大部分坚持五分钟后就把棉花糖吃完了。

为什么很难控制自己?因为我们要克服的东西在现实中是具体的,但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抽象的。就像上面的小朋友一样,眼前的棉花糖是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奖励的两个棉花糖只是大脑中的一个想象。比如,当我们想要减肥的时候,我们需要克服饥饿和美味的食物。虽然我们的目标是那些有马甲线,人鱼线,大长腿的照片,但是这些还是比较抽象的。另外,当我们坚持阅读和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克服的是手机不断推送给我们的趣闻。最终目的是提升认知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强,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目标。

有哪些好的自控方法?作者说有三种,分别是抑制、重评和情绪标签。

压抑不是说你要压抑自己,而是你要控制自己的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其实说白了就是情绪调节能力。这就好像你马上要上台演讲了,紧张得手都在抖,但还是要想办法控制自己,这样才能面带微笑,语气饱满。

重新评价就是换一个视角。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但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有点阿q精神,但其实很好用,大家也经常用。比如你亏了钱,你破财消灾,助人扶贫,肯定会安慰自己。如果你一直执迷不悟,最后你会感觉更糟。

情感标签其实就是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情绪。你可以用语言,比如和朋友聊天,或者写作,比如写日记。很多文学作品都是那些作者在情绪波动的时候创作的。把自己的情绪写出来后,负面情绪会少一些。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社会交往中的三种驱动力:联系、心智解读和协调。其实就是和别人建立密切的社会关系,理解别人的意思,融入社会。当我们与他人的社会联系被打破时,我们会感受到与身体痛苦一样的社会痛苦。同时,他人的关心和肯定也会让我们感受到社交的愉悦。理解他人是我们联系的前提,这主要依赖于两个渠道,即智能化系统和镜像神经元,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融入社会。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是基于别人对我们的反应。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控制自己,以便更友好地与他人相处。

我们生来就有一个社会大脑,能够理解他人,并与他人保持密切的关系。当我们运用这个规律,变得足够社会化的时候,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