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唐诗宋词,看看哪些书好!

全唐诗,清代彭鼎秋、杨仲讷主编。有900卷,48900首诗,被2200多人收藏。虽有零星篇章和单句,但它是迄今为止古典诗词总集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全面反映了唐诗的面貌,对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排列略按照唐史的顺序,时代主要是排名第一的,做官的,死时死的,或者答辩和唱和的相继附上,没有爵位的单独编。《郊庙运动》和《乐府歌诗》、《佛教》、《外国》、《名人》、《神仙鬼怪》、《对联》、《歌词》、《歌谣谚语》、《酒令》、《秋梦》分别编。在这首诗之前有一个简短的传记,但是有一个简短的历史顺序。如果有可以校对的诗集珍本,就要详细校订,看到一首诗几集的,就止步于赌一首诗。由于该书成书仓促,存在收错、遗漏、重印、传记过短、编纂不当等错误。河南大学唐诗研究室编有《全唐诗整理索引》,杨建国编有《全唐诗一部作品校勘集》供参考。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王忠文等人的点本,并附全唐诗三卷(据《知斋编不足》一书),全部分卷,书前加卷号和作者名单,每卷前加诗单,以供参考。1992期间,中华书局出版了《全唐诗》和《全唐诗》,孙旺《闲情全唐诗》,童养毅《全唐诗》增刊,陈《全唐诗》增刊。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60校本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孙渚(别名恒唐居士)在清代《唐诗选本》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唐诗选本。六卷(或八卷)。选择75位诗人(不包括两位佚名诗人),310首诗。分为五古、七古、五法、七法、五绝、七绝,乐府排列,突出盛唐,兼顾唐初、中、晚唐,多为名家之作,简洁有代表性,便于背诵,广为流传。注释较多,中华书局1959出版的补充注释简洁实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出版了金的《唐诗三百首新注》,并附有每首诗的解释和作者简介。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清代沈德潜主编的《唐诗》。二十卷,1900多首精选诗,包括各种重要作品。原名唐世宗,后以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不绝虚妄之身,飘逸而行”一句改名,意思是编者剔除了“虚妄之身”。书前详细论述了各种制度和流派,划分了排列,一般由诗人评价,有评语,有眉批,有注释,简明准确。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唐诗选本。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修订版。

清代吴稚真、、吴主编的《宋代纸币》。卷106,100条记录,84条实际记录。没有专辑,有合集,但选歌少于五首的除外。我们采用华英,删除冗余,并在收集的开始添加传记,以详细评估和考证。康熙十年(1671)出版,但刻本缺字少句,错综复杂。商务印书馆在1914影印,并加印了《管庭芬、蒋光熙编宋诗注疏补》,无卷。中华书局(1986)合而为一,删繁就简,统一同义词,纠正错误,校对出版,统称宋代笔记。清代陈超编《宋元诗社》有100卷,可以补充。

推荐版:中华书局1986版

宋词,唐圭璋。选本作为基础版,主要是稀有版和完整版。虽然也收集零碎句,但有1330多校19900多字,碎诗530多首,用于考证作者时代和作品真伪,按时代顺序整理,包括传记、校勘和碎句。书的前面引用了参考书目,后面有作者索引。后来编辑整理了《全宋词补遗》,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979期,第1期。孔从明代手抄《元》诗中整理出400余首,作为《全宋诗补编》,中华书局于1981年出版。

推荐版:中华书局1965修订增刊

《魏武帝集》,三国时曹所著。原作早丢了。蒲、、、和丁分别编了一卷和四卷。曹操的诗反映了深刻的现实,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进取精神,慷慨激昂,语言朴实,形象生动。65438年至0959年,中华书局以丁本为底本,出版了《曹操集》,包括《诗》、《随笔》、《孙子注》、《裴松之注》、《江夫妇曹操年表》、《曹操作品考辨》。

推荐版:中华书局再版增刊1979。

《曹子建集》,三国魏所作。植字建子,封王晨,思之,故又题“陈思王绩”。原集早丢了。宋人编为十卷。清代丁岩《曹集评点》附有《文怡》一卷、传记和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了两卷本的《黄杰曹子建诗集传》,汇集了各派的注释和阐释,引证众多而丰富,严格区分真伪。曹植的诗歌成就最高,在词和散文方面也有不少佳作。以曹操之死为界,他早期的诗歌多是表达他拯救世界、拯救事物的志向,而他后期的作品多是揭露和描写他所遭受的迫害和不幸。在艺术上,他以汉乐府民歌为基础,运用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强调对仗和警句。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版

三国阮伟所著《阮思宗集》,阮思宗后裔,曾任步兵校尉。后人对阮集步兵有诸多疑问。原集早丢了。目前所有的书都是后人收藏的,一册有100多首诗和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咏怀》诗82首,大多是对现实不满,对人生担忧。书中有济世之志,但世道险恶,不能有为。故慷慨悲怆,使齐一生之诗在艺术上善用比兴,一去不复返之趣,委婉曲折,难以测度。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阮步兵诗注》一卷,结合史实讲诗,材料丰富,分析细致,观点新颖。

推荐版:阮籍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冀中三际》,三国魏所作。康曾是官职大夫,故名。原书十五卷,宋代仅剩十卷。针对司马氏集团虚伪的伦理观,嵇康公然“不是唐舞而是瘦骨嶙峋”却实实在在地信奉它,是玩世不恭和自我奖励。擅长散文和四言诗,诗歌高洁高洁,严谨清晰,格调高雅;散文大胆,不同于世俗,透彻而生动。

推荐版:纪著鲁迅先生校,文学古籍出版社,1956版。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所著。这位大师私下照顾过精杰先生,所以后人也尊称他为“陶静吉杰”或“精吉杰先生”。陶渊明出生在门阀制度的鼎盛时期。他虽然有着修齐平定天下、济世的理想,但最终还是不得不走上了隐居与好运的道路。陶的诗多以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题材,情景交融,平淡自然,苍劲完整,凝练含蓄。同时,他也没有完全忘记政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歌颂历史上的神话和英雄。有宋代李公焕笔记十卷,清陶澍笔记集。尧尧《陶渊明集》按年代排列,注释简明扼要。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版

《孟浩然集》是唐萌·浩然所著的《孟向阳集》。唐代王士元编。三卷,280首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影印宋版。现代李《孟浩然诗集校勘记》(巴蜀书社,1988版)、《孟浩然文集校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比较完整,有传记、历代评论、书目考订、作品年代等。孟浩然一生以布为业,其诗多为山水游历、隐居生活。山水诗描写细致,清幽闲适,有瑰丽闲适之作。田园诗活泼、亲切、朴实。他的诗歌音色清亮,充满音乐美,古朴自然,典雅典雅,韵味醇厚,影响深远。

推荐版本:徐鹏《孟浩然文集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

唐所作《集》。魏增官被封为右丞,尚书。这个维吾尔文字也被命名为“王默书选集”。阿清赵殿成的《王右丞注》共二十八卷,王锦的《王右丞集表》和《唐书》是最早的传记。末尾有诗、画、年表等。,而且校勘和注释都很谨慎。王维有儒、释、道三家思想,最后由儒入佛,从事诗、画、书、乐。他的诗歌题材有游侠、边塞、政治、山水田园、抒情等。其中以五律五绝成就最高,思想洒脱,妙趣横生,阳刚阴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言自然率真,清晰典雅,凝练传神。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学院1961版

《李太白集》是唐立白写的,以白字命名。李最早编纂的《草堂集》失传较早。此版是宋人编纂的三十卷本。清人王琦校注《李太白诗话》,注释详实,附年表、评论及唐宋以来各派年谱等。现代研究著作有《湛爱李白诗史》、《屈推原》、《朱锦程李白诗集注》等。白诗反映了盛唐时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充满了各种色彩,大胆夸张的想象,神奇莫测的境界,瑰丽多姿,充满了仙气色彩。

推荐版本:《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标点本1957。

《杜工部集》,唐代杜甫写的。傅增冠先生视察工业部袁外郎。唐编集的诗歌只有290多首,现已失传。宋·王铸将其编为二十卷,增补一卷,成为定稿。注释较多,其中以清代邱所收二十五卷详注最为详尽,由文献古籍出版社于1955出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出版的钱《杜工部集(又名杜诗)》注释,中华书局1965438出版的杨伦《杜诗经全》,中华书局19665438出版的蒲启龙《读解》,都是很好的注释。杜甫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集叙事、抒情、景物描写于一体,风格沉郁,语言凝练。人们称之为“诗史”。

推荐版本:清钱著《集注释》(又名杜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版。

《昌黎先生文集》,唐翰宇著,岳韩主编,共四十卷。越自称郡望昌黎,世称昌黎先生,故名。宋人编《外集》十卷,《遗》一卷。古典文献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了马启昌(童博)的《韩昌黎文集注释》和钱仲连编的《韩昌黎诗集注释》。前代训诂文本,史实疏证,选录明清各种评论。后者有一系列的诗。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成功地按照六经的宗旨来写作,表达了他人格的方方面面,如果他不公道的话。他还把文字当成了诗,他的评论进入了诗中。他用笔苍劲,气势磅礴,硬词空灵,对宋诗影响很大。

推荐版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版

唐代白居易的《白长庆集》因成书于长庆年间而得名。白自称著有《长卿集》五十卷、《后记》二十卷、《续后记》五卷。《松本》影印版共71本。一卷附录被添加到马鸣袁迢版画。还有一卷《敦煌卷子本白诗集》。白诗大致可分为寓言、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它们风格高超,境界深远,通俗质朴。当时,它们已经传遍世界各地,并被广为传诵。

推荐版本:古藏白居易,中华书局,1979。

《李昌济诗词三评》、《历代注释选辑》、李昌济诗词、姚注释、方世举注释。李贺的诗揭露了时代的弊端,感到愤慨。他们歌颂神仙,讽刺鬼怪,抒发情欲。它们构思巧妙,意境瑰丽,结构跳跃,风格奇特,语言精炼,生动新颖,形成了独特的“龙吉祥体”。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版

唐李商隐写的诗。商隐字一山,别名玉溪声,又叫玉溪声诗。后人的注释以冯昊《玉溪诗注》最为详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出版,编年诗四卷,非编年诗两卷,有年表和诗话。李商隐的诗既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时政弊端,又吟诵个人坎坷凄凉的人生经历,描写妩媚缠绵的爱情,哀婉含蓄。以无题诗为代表,李商隐诗歌具有构思缜密、寄托深刻、晦涩难懂、节奏严谨、语言优美等艺术特色。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

高步英主编的《唐宋诗词提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59出版了新标点本。选取唐代84个流派的619首诗和宋代17个流派的197首诗(包括金元的12首),所选诗人的诗必须具有代表性,其中李白和杜甫一家占四分之一以上。作者采用集中注释的方式,引用更多的原始资料,对作家的评论、作品解释、史实、地理沿革、法规等进行详细注释,态度严谨,各抒己见,多有发明创造。由于编者意识形态的限制,该书的编写规范和评论言论存在诸多缺陷,读者在阅读时应加以判断和选择。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

《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词集,由五代后蜀人赵崇左编选,欧阳炯作序,共十卷,收录唐五代十八家词人五百首,除文外,其余皆为蜀人。词多描写统治阶级生活,风格柔美华丽,后世称之为“花间派”。写了一批南方风情的作品,语言清新优美。前言是抒情诗的第一篇理论,追溯了抒情诗的起源和演变,指出抒情诗与诗歌的区别是“雕玉琢美,仿化工巧;剪花剪叶,夺春之美争鲜”,有助于理解词的产生和发展。

推荐版:李一氓《花与学校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唐代五代词》,曾、、、刘尊明主编。本书为唐五代屈子词集,旨在收集失言,救人。按词作生活年代排列,分为两部分:原编含以音系为基础的曲子词,分为唐词、易经词、五代词、敦煌词四册,补编含难考诗词、明清词集、词谱及词中所记音乐之声。有作者的传记、校注、技巧、考证。文末宋元人倚唐五代鬼神,附“误收错放唐五代人言”。

推荐版:中华书局1999 65438+二月版。

五代南唐中宗李靖和后宗李煜的两首主要南唐词。后人编成了一本书,一卷。王国维增加了一卷补遗和一卷校勘,收录在王钟的《海宁贝壳堤遗嘱》中,更为详细和良好。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南唐两主词校勘》,相关注释、技巧及考证材料散见于各种书籍,1958年出版了詹安泰主编的《李语词》。李靖的词清新、优美、抒情。李渔的词中,前期描写歌舞升平的欢乐,后期写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都是性情刚直,用简单的线条勾勒,生动、干净、自然,高标准五代,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推荐版:李余词詹安泰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版。

北宋柳永词集《乐章集》。三卷,加一卷音乐。通过毛明吉谷馆的《宋词六十首》和近邻朱小藏的《江村丛书》。朱本是最好的。柳永以风流文采著称,也为官场所排斥。他的词多写都市文明和市民生活,尤其是留人思妻和游历。他擅长描述和素描,构思细致,布局完整。他以通俗、通顺、清新、活泼的语言发展了长期的、慢节奏的词,在当时影响很大。叶梦得的《夏日物语》说“凡有井可饮,柳词可唱。”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薛校本1994。

北宋苏轼《东坡诗》五十卷。现代人孔,其学派基础是清代冯的《苏轼文集》(50卷)和清代的《苏文忠诗编注》(46卷)。苏轼写的诗和散文有2700多首,题材广泛。最受欢迎的是山水诗和情理诗,以及反映民生民意、时事政治、审美见解、古人追求的作品。早年狂放不羁,中期最为缤纷,晚年趋于凄凉,风格众多,包括七言诗和绝句,以七言诗和绝句为最。

推荐版:中华书局1982版

北宋苏轼的词集《东坡乐府》名为《东坡居士》。两卷。元祐七年(1320),叶增云刻制扶南草堂。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印1957。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笔记》被重新注释,苏辙的《东坡先生墓志铭》前有各种注释。商务印书馆出版了1958的纸质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部复印,电话1959。苏轼拓展了其词的题材,突破了男女情爱的藩篱,留愁不恨,开豪放派,咏史怀古,议论时事,描写山水。同时,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佛道思想的影响,他总是表现出虚无的思想。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五月校本。

《宋诗三百首》原是上羌村民(与朱孝藏关系密切)所编,从宋代79位诗人中选取了283首,按帝王、文士、女子排列,以自然为主旨。唐圭璋《宋词三百注》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2年3月出版,包括作者简介、注释和评论,版本较好。播音员引用了200多种书籍,爬过它们揭示作者,广泛收集,收集评论,明辨是非,准确评论。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再版。

《妙好字》由南宋词人精心编选,共七卷,收录了南宋时期从张孝祥到丑元的132位词人的近400首词,内容较为翔实,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选择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词风格柔和而乏味。所以选择是严格的,很多雷同精美的作品并不能反映南宋的全貌。清代查、李鹗作笔记,结合作者的生平、材料、词技、解说、总评,组合成一部精彩的好词笔记。光绪年间,刻本附有于吉主编的《续钞显著好字》一卷和徐懋所编的《续钞补记》一卷。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再版《四记》1957。

许多千家诗选。(1)全称《唐宋千圣诗分类编》,南宋刘克庄编,选唐、五代、宋诗,以宋为主。柯庄又称“后村千户诗”。(2)碑文王湘轩注“新刻五言千言诗”。(3)宋《文选》的书名和王翔的注释《重序千首》(七言)。(4)谢枋得《千家诗选》,共分四册:五绝、五律、七绝、七律。题材广泛,篇幅短小,通俗易懂,是旧时代非常流行的启蒙读物。

推荐版本:东海文艺出版社1957版

《诗经》原名《宋诗一百零一注》,清代张景行、姚培谦、王勇其主编,共八卷。后人把它和沈德潜的《唐明清诗集》一起作为《五代诗集》出版,并改名。宋代137位诗人的645首诗,按体裁分为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比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注重接受不同诗派的作品,综合反映了宋代各种风格流派的面貌。但由于强调“深广婉约”和“宫商顺畅合作”,以及对理学的崇拜,选诗不精不粗,只圈圈,无传记和评论,疏于考证和校订,词有时讹。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的《唐诗选读》。选取唐代133个流派的630多首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按时代排序。传记简要叙述诗人的生平和创作特点,笔记解决作品的问题和要点,评论和纠正旧论的谬误。余冠英和王水照的《序》对唐诗繁荣的原因、特点和发展过程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可能会讨论一些关于诗歌意义的解释。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萧涤非程马茂元《唐诗鉴赏词典》。收集190多位诗人的1105首诗,按生活年代排列。在有生之年没有通过考试的,按有生之年的顺序排列。一般他们的作品都是按照完整唐诗的顺序排列,必要时按照时间顺序稍作调整,不拘一格,体现唐诗的全貌。国内外古典文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纷纷撰写赏析文章,颇有说服力,清晰浅显,繁简适中,体现了近年来唐诗研究的新成果。相关书画作品32件。附诗人小传、年表、唐诗书目、名句索引、诗体律动简释、目录笔画索引、唐代行政区划情况图、唐代西京长安广场图、长安附近详图。本书规模宏大,装帧精美,将文学鉴赏与工具书相结合,是辞书编纂成功的新尝试。

推荐版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校的《宋诗选》、《钱钟书札记》。选取宋代81位诗人的375首诗歌,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成就、风格和流派。诗选既有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也有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兴趣爱好的诗歌。标准严格,可以兼顾,让读者看到宋诗的全貌。引用广泛,注释详细,观点精辟,尤其注重艺术分析。前言阐述了宋诗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综合评价了宋诗的成就和局限。是一个很有学术价值的版本。可惜省略了文天祥的《义和歌》、《过零洋》等关于背诵人口的章节。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版

《宋诗鉴赏词典》收录了253位诗人的1040首作品,共计1253首。在突出大家的同时,吸收了各派诗人的作品,以作者生年为序,生卒年未考者按时间顺序排列,更能反映宋诗全貌。国内宋诗研究者撰写鉴赏文章,知人论世,释其意,各抒己见,不拘一格。书前有刊注、例证、宋诗(序)及目录。收集相关字画插图30余幅。书中附有诗人传记、诗人年谱、宋诗书目、名句索引、文章笔画索引、两宋政局地图等。这本书规模宏大,装帧精美,将文学鉴赏与工具书融为一体。是《唐诗鉴赏词典》的伴侣。

推荐版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65438+2月版。

龙榆生主编的《唐宋名家作品选》。收录唐宋九十四派诗歌708首,在思想、艺术、风格、体裁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并收录若干七首独具特色的诗歌,以见诗与词的渐变。标记句子阅读和单词的押韵以查看韵律,不要创建符号放在单词下,通过代词谱。摘抄正史或以旧闻为传记,以前人评论为参考。直接引用的参考资料一般都会有标注,间接引用的也会注明标题,非常严谨。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二月新版1。

俞平伯主编《唐宋词选译》。从唐代到南宋共录得251个词,分为三卷:第一卷为唐及五代词,包括唐、花间、南唐,共87个词;中卷名为《一曲》,下卷名为《二曲》,相当于北宋、南宋,共164首。由于作者意在反映词人的风格特点和词的发展途径,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所以选法比一般的通俗选法略宽。作品前后都有作者的传记和详细注释。

夏、张张编辑的《金、元、明、清诗选》,吴、黄社、评论。* * *金词28派50首,元词51派81首,明词61派120首,清词87派214首。素材以思想健康、艺术性强的为主,思想无害、艺术性高、影响大的也酌情纳入。黄色,病态,什么都进去。记录的原著好听话,重要变体酌情说明。简注主要是以引用事例、疏通文意为主。字前附有作者生平,生卒不详者,将依其友而定。字后的说明介绍了作品的背景或艺术特点,偶尔还包括重要的评论和轶事。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