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第一,福禄贝尔教育。1837这一思想是由现代学前教育鼻祖德国教育家、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贝尔创立的。其核心思想是顺应自然的原则,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本性;游戏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游戏和手工应该是幼儿期最重要的活动,知识传递只是附加的一部分。该思想还非常重视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备,重视环境的设置,主张幼儿园必须设置花坛、菜园和果园。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世纪初通过日本传入中国。第二,DAP幼儿教育。这个概念,即开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概念,是由美国国家幼儿教育协会在1987中提出的,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几乎所有幼儿机构的教育实践指南。DAP教育的核心是开发适合的实践课程,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对儿童发展阶段的认知、对儿童个性特征的认知、对文化差异的认知。DAP教育主张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强调幼儿教育的适宜性、目的性和发展性。它以创意游戏体验为主要实现形式,寓教于乐。指出“有效教师”是游戏环境的创造者,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兼顾儿童的个性、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和智力水平的差异,时刻关注儿童的需求、能力和兴趣,不断改变环境设置。2015年3月,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执行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发表演讲,将DAP教育、福禄贝尔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称为“世界四大幼儿教育理念”。自20世纪末以来,DAP教育的相关理念开始传入中国。第三,EYFS在英国的早期教育。EYFS是英国政府建立的早期教育体系,旨在“给父母最好的选择,给孩子最好的开始”。它于2008年9月被正式纳入《英格兰儿童保育法》。英国教育界认为,教孩子如何沟通,显然比教所谓的“真实正确的知识”更有价值。该体系建立了28项早教目标和117评价标准,从7个领域对0-5岁早教机构提出了法律标准、评价要求和结果预期。这七个领域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交流和语言、身体发育、个人社交和情感发展;它还包括四个特色领域:阅读和写作,数学,对世界的理解,艺术和设计的表现力。近年来,EYFS幼儿教育体系开始在中国试水。

第四,蒙台梭利教育。这个概念是由意大利学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1896-1952)创立的。这个教育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孩子为主,“跟随孩子”,相信孩子内心的力量,以孩子为中心,创造一个“孩子的世界”和“孩子的家”,让孩子独立做自己。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五个部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还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释放人的潜能。”蒙台梭利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和奖惩制度的引导,强调抓敏感教育,提倡无教教育、混龄教学、完整的人格培养和丰富的“教具”教学。1913年,“东方文学社三杰”之一范冰卿在当年的《教育学刊》第五卷发表了《蒙台梭利女士新教育法》。此时距离蒙台梭利于1907年创办第一家意大利“儿童之家”只有6年时间。第五,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起源于德国,由奥地利科学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根据自己的人类学理论创立。1919年,他创办了德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这种教育的本质是自然主义和全人教育。每个华德福学校或幼儿园都有一个有机农场和一个农业教室。孩子们通过各种活动,在手、心、脑的参与下学习。学术学习不提倡,也不设置。这种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天性,注重身体、心灵、精神、心灵的全面和谐发展,帮助孩子生成智慧。个性化教育富有特色。20世纪末,华德福教育传入中国。

第六,瑞吉欧教育。这个想法源于意大利东北部城市雷焦艾米利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地的Lolis Malaguzzi与其他幼儿教师一起,创立并发展了这一教育理念。这个观念主要包括:儿童进入儿童内心的观念,“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但九十九种被偷走了”,“我就是我们”,“互动关系”,“合作参与”。这种理念的主要特点是:课程完全按照儿童的兴趣进行,儿童可以用任何形式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除了接受美术培训,没有预先准备的课程和大纲。2013年,瑞吉欧教育在中国正式成立工作机构进行推广。第七,多元智能教育。1983年,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家加德纳提出了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个教育理论把人的智能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智能和观察者智能。这一理论关注儿童智力的全面发展,指出0 ~ 7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智力在这一阶段能否全面均衡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一生。每个人的智力组合都不一样。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孩子优越的智力,从而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有个性、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上世纪末,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一经引入中国,就受到了中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热烈欢迎。

第八,特殊瑞奇教育。新西兰教育部于1996颁布了“Tefarich”学前教育课程,并于2017进行了修订。“Te whāriki”一词在毛利语中最初是指编织地毯、席子和草席。这个编织过程漫长、艰巨、复杂,需要注意很多线的交叉。不同的编织图案交织如蛛网,隐喻着新西兰多民族的文化背景。瑞奇课程是专门开发的,它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框架,专注于孩子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有竞争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交流者”,文件没有对学前教育做出详细细致的规划。新西兰幼儿园首席执行官克莱尔·威尔斯(Claire Wells)表示:“Tefarich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学前教育课程。它将儿童视为学前教育的核心和新西兰的文化遗产。”第九,视野高的概念。高视野的理念是一门开放的框架课程,1962,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Vicat创立。这个课程在中国也被称为“高宽课程”和“海斯科学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主动学习”,让孩子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和发展。通过一个课程框架,从教师主导学习到儿童主动学习,最终实现儿童八大领域、58项关键体验、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该课程框架包括四个部分:一日生活、环境创设、互动和评价。第十,“活教育”。“活的教育”是陈鹤琴在江西实验幼儿师范学校时提出的。“活教育”的思想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教学原则和13学科原则。这个思想的精髓是:必须了解儿童心理,了解儿童,才能谈教育儿童。这就是“活教育”。“自然和社会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内容是“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课程实施,即“整体教学法”;教学方法是“边做边学,边做边教,边做边进步”。陈鹤琴在《生活教育的目的》一文中指出:“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是中国人,是现代中国人。”陈鹤琴不愧为“中国学前教育之父”。第十一,森林教育的理念。丹麦母亲埃拉·法拉陶(Ella Faratau)每天都带着两个学龄前的孩子,偶尔还会和邻居家的幼儿一起去森林里散步。时间长了,妈妈发现孩子比一般孩子更愿意互动,身心平衡,生病也少。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这群妈妈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森林幼儿园的核心理念是“让教育自然发生”,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主动体验。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独立能力,同时让孩子学会尊重和关注自然环境,尊重一切生物。德国自然与森林幼儿园联合会主席团主席、自然游戏教学法创始人尤特·舒尔茨·奥斯特曼(Ute Schulz osterman)指出: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森林教育的环境下,孩子的观察力自然会变得敏锐,学习和探索的动力也会持续下去。当然,森林幼儿园不仅限于森林。森林幼儿园可以是森林,可以是农场,可以是沙滩,可以是动物园,可以是草甸,可以是田野,可以是果园,可以是绿化带,可以是庭院……只要主题是“自然与森林”,就可以作为孩子观察、体验、成长的乐园。第十二,霞山学校教育。夏季山地学校位于英格兰东萨福克郡的利斯顿村。它是由教育家尼尔于1921年创立的。霞山学校教育的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适应学校,而是为了孩子的学校。”因此也被称为“最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其核心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学校学生年龄不限,采用弹性课程和混龄分组,学习空间不限于传统教室,甚至学校。学习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责任和信任。除了知识学习,还强调情感教育。教师要放弃权威主义,真诚、热情、尊重,处于辅导的地位。第十三,铃木法。这种教学法是由日本小提琴家铃木一在1940年创立的。铃木还发现人类学学习语言是一种典型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母语教学法”。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小提琴教学,后来发展成为系统的人才教育。铃木的教育思想强调人是环境的孩子,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他们必须在后天培养出来。优秀的教师,精选的教材,正确的教育方法,合适的学习年龄,良好的学习环境,音乐可以激发孩子们纯洁的心灵,通过音乐创造更加完美的人类下一代。第十四,郭的教育观。这一概念是郭团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这个理念的核心是“孩子玩国学”。童真的岁月,活泼的孩子,玩是他的生命,玩是他的生活,玩是乐趣,玩是学习,玩是成长,玩是沉淀一生的快乐。郭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奉行儿童整体观——全人格养成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给予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整体营养——“国学”;在教育方式上,将传统的冥想训练与现代儿童运动学相融合,突出游戏、手指练习、故事和冥想,强调家长和幼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强调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建设。郭的教育理念,带着新生儿的呼吸和温度,面向新的时代和更广阔的未来。